每一個地區(qū)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宿遷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宿遷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宿遷歷史傳統(tǒng)文化及古跡景點
1、項王故里,位于宿遷梧桐巷,是西楚霸王的出生地,全國較大的西楚文化建筑群之一;2、宿遷三臺山森林公園,被譽為“江蘇的西雙版納”,囊括了宿遷八景中的兩個;3、洪澤湖濕地,我國第四大淡水湖,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4、皂河古鎮(zhèn),近四百年歷史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擁有包括乾隆行宮的世界文化遺產在內大量明清建筑,很值得游覽。
二、宿遷簡單概述
宿遷是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地級市,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豫區(qū)、宿城區(qū)、宿遷經濟開發(fā)區(qū)、湖濱新城和蘇州宿遷工業(yè)園區(qū),2007年末總人口531.53萬、面積8555平方公里,分別列江蘇省第7位和第4位。
(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jù)考證,宿遷是世界生物進化中心之一。在淮河岸邊,5萬年前便有先人逐水而居,被稱為“下草灣人文化遺址”。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西漢時期,江蘇境內主要有三個封國,即徐州地區(qū)的楚國、揚州地區(qū)的廣陵國和宿遷地區(qū)的泗水國。公元前113年,古泗水王國在此建都,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對泗水國王墓進行考古挖掘,其規(guī)模超過揚州廣陵王陵墓。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為避代宗李豫諱,改稱宿遷至今。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宿遷培育了無數(shù)光照史冊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項羽和夫人虞姬演繹了氣吞山河、流傳千古的“霸王別姬”故事。清末民族英雄楊泗洪、現(xiàn)代攝影大師吳印咸和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都是宿遷人民的好兒女。劉少奇、陳毅、鄧子恢、張愛萍、張震、李一氓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浴血奮戰(zhàn);彭雪楓、吳苓生、江上青等上萬名革命先烈長眠于宿遷大地,為世人所敬仰。
(二)區(qū)位獨特,交通便利。自古以來,這里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水、長江水)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境內高等級公路達到220公里,京滬、寧宿徐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徐宿淮鹽高速公路橫穿東西。這三條高速公路與宿新、宿沭一級公路構起環(huán)城60平方公里的高等級公路圈,市區(qū)和各縣城均可在10分鐘內進入高速公路。205國道、京杭大運河、新長鐵路穿越境內,市區(qū)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北離連云港白塔埠機場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