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有感
孤陋寡聞的我知曉《呼蘭河傳》竟然是從兒子四年級課本上了解到的,同《雪國夢》一樣,讀她也是在少年宮無聊的等待中進行的。如雪國夢一樣地震撼了我,而且更甚,因此在約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我手不釋卷地看完了她。
選載到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呼蘭河傳的節(jié)選文字是優(yōu)美的,感情是溫馨的。大家只能看到那些美麗的火燒云,看到慈愛爺爺和童稚可愛的小孫女。而看完《呼蘭河傳》全文,雖仍覺得文字有如孩提般的清純,感情如少兒般的稚愛,但,這些沒有任何表白人世間蒼涼和悲涼的文字,卻使人愈覺得人世間的悲涼。
呼蘭河那個小鎮(zhèn),如同《邊城》中的小鎮(zhèn)一樣,與世隔絕,任何事情都好象只是自然地生,自然地亡,但除了值物是自然地活,其它幾乎所有人們,都是如此地不清靜地活著,這些生活,一點都不覺得美好,而東二街上的扎彩鋪所扎出來在陰間的宅子,那宅子中的院落,家什,牲禽,仆傭,賬目才是最讓人艷羨的。在那些想象中的生活里,人們才得到美好,陽間有什么,陰間有什么,只是凡是好的,一律都有,壞的皆不存在。然而扎彩鋪子的工人住的,吃的,不僅是一團糟,甚至連想的,都沒好過。
小說以市井生活開篇,先繁雜瑣碎地介紹了小鎮(zhèn)的風物,接著是地理格局,然后重點描繪了只有一個十字街的小鎮(zhèn)的東二街道中的那個時常陷死家畜亂水坑,再介紹了在本鎮(zhèn)街上其它店鋪的人們的卑瑣生活,這些卑微的人們生活中就如同呼蘭河冬天的北風,飛沙走石,江河凍裂,讓人煎熬折磨著。然而,細碎平凡的生活比不上精神的壯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作者將這些風俗好好地描繪了一番,然而這些壯舉,基本上都是為神鬼準備的,除了秧歌,然而秧歌,不知是因見得少,還是辦得少,作者幾乎沒有描繪。因而,那些花樣繁雜的聚會,如火燒云一樣,旋而即逝,只是透著蒙昧。
接下來的就是呼蘭河老家的租客的記敘,首先是趕車的老胡家,本來看起來是家風干凈,兄友弟恭,然而一個多病的祖母使之成了大神的老主顧,跳大神雖然愚弄一下人們,畢竟娛樂了一個街坊?呻S著團圓媳婦的故事的展開,就讓人嘆息唏噓了。(m.mrnum.Com)愚昧到麻木,低廉到悲涼,團圓媳婦本是老胡家最圓滿的結(jié)局人,因為它是孫兒輩圓滿的一個媳婦,歸了家,則家和人圓的。然后粗陋的習俗,愚昧的頭腦平白地折騰,讓這個團圓媳婦被各種求神問卜弄得魂魄渺渺,家底被折騰得七零八落,而最終,老胡家家敗人散,不僅使東大橋多了一個冤魂,人世間平添了幾多凄苦。
有二伯的孤涼一身卻因怕死,茍活著,但好歹也到老了。磨房馮歪嘴子的媳婦,王大姑娘卻可能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拋夫棄子地走了,可憐她的第二個孩子還不滿月子。悲苦的生活又降臨到那個每夜磨面,每日賣糕的癡苦漢子身上了。
呼蘭河這個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這是尾聲了,作者只是寫下隨后的如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字句,將小說結(jié)束了。然而那些原來原本只是在作者心中的記憶,因為她的敘述,不僅因她難以忘卻,我也難以忘卻了。
《呼蘭河傳》帶給我的是隱隱的泣,是靜謐的悲,有如一則寓言,暴曝著我們民族的苦難。她沒有任何評注,但將這些幾近讓人戰(zhàn)栗的悲慘故事鋪陳在你的眼前,既使筆觸再平淡,也是長歌當哭!
這一刻,我再記起魯迅,魯迅冷靜地勾畫出了國民的精神狀態(tài),寫出了國人的“魂靈”,真實地展現(xiàn)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現(xiàn)狀,由表及里,對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心理進行了最深刻的批判。魯迅是尖銳,激昂的,然而,蕭紅是隱喻的,童真的。
《呼蘭河傳》,是另一種風格的歷史畫卷,是我們漢文學天空中的璀璨明珠。我以為,它絕對是一篇文學巨著,雖然,我們?nèi)杂泻芏嗳瞬恢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