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讀海獅大逃亡有感---動物也有情感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讀《海獅大逃亡》有感---動物也有情感
  
  深邃的海洋館里,一頭大海獅領(lǐng)著兩頭海獅寶寶在逃亡,后面有三個孩子在為她們加油吶喊。這是一場怎樣驚心動魄的逃亡經(jīng)歷?看著封面的“海獅大逃亡”書名,我急不可耐地翻開了書。
  
  灰兔街五(2)班的同學們,在“瘋小子”陶淘的帶領(lǐng)下,一起去為海洋館的海獅寶寶歡慶六一,活動的主題就是“海獅寶寶,我們一起瘋”。他們想搞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活動,所以在瘋玩中他們切斷了萬老板的監(jiān)控信號,甚至想和海獅們來個零距離的接觸。他們認為海獅們會很喜歡孩子們的節(jié)目,會很喜歡和人類接觸。但沒想到的是四頭大海獅一心想帶著海獅寶寶回歸大海,因為與人類的不信任,因為有天敵虎鯨的出現(xiàn),意外就這樣發(fā)生了。險象環(huán)生的逃生路,一場血雨腥風之后,幸存的海獅終于游向了回家之路。可是可憐的海獅要面對海上那么多的漁網(wǎng)、捕捉海獅的人,還有虎鯨、巨鯊等天敵,它們真的能順利回到自己的家嗎?
  
  在這些海獅里,我喜歡憨態(tài)可掬,互相幫助的海獅寶寶朋朋和妞妞,我喜歡機智勇敢的大壯和善良溫柔的娜娜,同時我也討厭霸道蠻橫的鐵頭和自私狡詐的莉莉。(m.mrnum.Com)可沒想到,當海獅寶寶遇上危險的時候,沖在最前頭的是海獅王鐵頭。當最后的危急關(guān)頭,陰險的莉莉也會舍已成全他人。我從沒想過動物也有情感。從這些海獅里我讀出了生命的意義。
  
  我以前很喜歡去海洋館看海獅表演,它們總能為孩子們帶來不少的歡樂?墒俏覀儏s從來沒有去關(guān)注過它們的內(nèi)心世界。天天讓人逼著頂球、跳躍,它們該多么孤獨啊!在海獅的眼里,我們是可惡的兩條腿動物。在人類的眼里,海獅是我們的玩物。什么時候才能讓海獅不要逃亡,什么時候才能讓海獅真正地生活在大海故鄉(xiāng)里。
  • 相關(guān)文章
  • 麥子的嚎叫讀后感麥子的嚎叫讀后感

    麥子的嚎叫讀后感《麥子的嚎叫》這本書是曹文軒新出的一本書,里面包含著他的新作??《麥子的嚎叫》和二十年來他最得意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麥子的..

  • 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600字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600字

    《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胡婧驍書是一片草地,那般遼闊芬芳;書是一朵白云,那般純潔柔軟;書是一眼清泉,那般甘甜可口……最近,我看了一本書,..

  • 大道當然讀后感大道當然讀后感

    《大道當然》讀后感陳培松曾經(jīng)看過一個關(guān)于看書的數(shù)據(jù),據(jù)統(tǒng)計中國人年均看書量是0.7本,猶太人是61本,對比起來的確有點觸目驚心,無怪乎猶太..

  • 麥子的嚎叫讀后感麥子的嚎叫讀后感

    麥子的嚎叫讀后感《麥子的嚎叫》這本書是曹文軒新出的一本書,里面包含著他的新作??《麥子的嚎叫》和二十年來他最得意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麥子的..

  • 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600字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600字

    《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胡婧驍書是一片草地,那般遼闊芬芳;書是一朵白云,那般純潔柔軟;書是一眼清泉,那般甘甜可口……最近,我看了一本書,..

  • 大道當然讀后感大道當然讀后感

    《大道當然》讀后感陳培松曾經(jīng)看過一個關(guān)于看書的數(shù)據(jù),據(jù)統(tǒng)計中國人年均看書量是0.7本,猶太人是61本,對比起來的確有點觸目驚心,無怪乎猶太..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nèi)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guān)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shù)、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