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普通批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
根據(jù)2023年浙江理工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浙江理工大學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如下:1、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0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956名;
2、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吉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5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005名;
3、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專業(yè)在上海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4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082名;
4、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7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136名;
5、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江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2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351名;
6、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專業(yè)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3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5892名;
7、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2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817名;
8、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4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939名;
9、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下沙校區(qū))(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髙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1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8859名;
10、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下沙校區(qū)專業(yè)在云南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8分,對應(yīng)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096名;
二、浙江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2019-2022年錄取分數(shù)線統(tǒng)計表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0 | 29403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12 | 23913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9 | 3306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35 | 2154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60 | 2195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收費標準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制四年) | 2021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536 | 807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收費標準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制四年) | 2020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543 | 934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下沙校區(qū)) | 2022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 | 481 | 1728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5 | 1997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61 | 2003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9 | 2167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15 | 1200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57 | 1041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17 | 13084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516 | 1338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566 | 1126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2 | 上海 | 綜合 | 化 | 484 | 2108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0 | 46620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67 | 4013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浙江 | 綜合 | 化 | 589 | 5360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下沙校區(qū)。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 600 | 4720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下沙校區(qū)。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浙江 | 綜合 | 化 | 593 | 5529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08 | 7230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99 | 2255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568 | 21004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71 | 17013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74 | 1732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92 | 1435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 576 | 3281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山東 | 綜合 | 化 | 596 | 30070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 570 | 3684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90 | 3346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17 | 2948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1 | 24824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91 | 1941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5 | 2350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收費6000元/年;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98 | 1652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3 | 55892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44 | 5990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含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下沙校區(qū)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理工類,4年,6000元/年,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57 | 1359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理工類,4年,6000元/年,在下沙校區(qū)辦學,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72 | 1305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理工類,4年,6000元/年,在下沙校區(qū)辦學,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化 | 624 | 665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 632 | 5543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 623 | 725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92 | 1781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62 | 16974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7 | 1776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95 | 2334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04 | 2393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下沙校區(qū))(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髙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81 | 28859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24 | 1734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48 | 16691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94 | 1324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下沙校區(qū)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78 | 1409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45 | 17846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22 | 22857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511 | 11975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28 | 11568 |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類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三、浙江理工大學介紹
浙江理工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前身蠶學館是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xiàn)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的宏愿于1897年創(chuàng)辦的,是我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新學教育機構(gòu)之一。1908年,因辦學成績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為“高等蠶桑學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時局動亂,學校幾度易名、數(shù)遷校址,在風雨滄桑中生生不息、堅持辦學。新中國成立后,學校不斷開拓進取,繪就了新的歷史篇章。學校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國務(wù)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quán)。1999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quán)。2010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獲得推薦優(yōu)秀應(yīng)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shè)高校。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理、工、文、經(jīng)、管、法、藝術(shù)、教育等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省重點建設(shè)高校。學校下設(shè)18個學院(教研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400余人。學,F(xiàn)有本科招生專業(yè)58個,其中“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shè)點專業(yè)19個,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yè)8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試點專業(yè)6個、“教育部-歐特克公司專業(yè)綜合改革項目”3個,“雙萬計劃”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shè)點專業(yè)10個,“十三五”省優(yōu)勢專業(yè)7個、省特色專業(yè)5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7個、通過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專業(yè)評估(認證)專業(yè)1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2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17種,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擁有省重點建設(shè)高校優(yōu)勢特色學科2個、省一流學科A類6個、一流學科B類6個;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5‰。擁有2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個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紡織行業(yè)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機械工業(yè)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2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其中2個省級“一帶一路”國際聯(lián)合實驗室(研究中心)]、1個省重點產(chǎn)業(yè)技術(shù)聯(lián)盟、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技術(shù)轉(zhuǎn)移示范機構(gòu)、1個省級重點科技中介服務(wù)機構(gòu)。擁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眾創(chuàng)空間、3個省級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