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話題作文 > 正文

優(yōu)秀改革開放四十年征文800字(七篇)

大風車考試網

(1)

老家地處魚米之鄉(xiāng)湖泊一隅,像一座孤零零的小島,巴掌大的莊子,全村有數百多口。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莊上大多數人捕魚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捕來的魚蝦什么的必須起個大早劃著小船到離家鎮(zhèn)上十多外的集市去買,遇到風平浪靜還好些,遇到狂風暴雨就只有叫苦連天的份兒。

印象中,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姑媽兒子結婚,父親和幾個叔伯兄弟聚在一起商量,商量來商量去,因為去的人多,小木船容不下這么多人,只能分乘兩條小木船,一條小船上各載五六個人,劃船嘛,自然是大人的分內事,至于我們幾個小屁孩則躺在船艙里睡大覺,畢竟已經是初冬了,即使蓋上一條被子,也冷得瑟瑟發(fā)抖,何況船艙里有濃烈的魚腥味,我們根本就睡不著,都在巴望著快點到姑媽家,這樣,我們就能喜滋滋的早點吃上喜糖了,或者吃上一頓紅燒肉。這時候,小木船就像負重的老牛,慢吞吞的前行,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到呢,雖然離我們這里有二十多里,叔伯兄弟都在吃力地輪流劃船,但因為行到半途,忽然刮起了一股狂風,風大浪急,陰云密布,行船的速度就更緩慢了。父親擔心老天會下雨,不住地皺了皺眉,而我們才不管這些呢,一遍又一遍地問父親什么時候到姑媽家,父親總是含含糊糊一遍又一遍地說,馬上到了,馬上到了?晌覅s依然看不到前方數百米有任何莊子。直到我們在船艙里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不知道是誰說了聲,到了到了。我這才睜開惺忪的眼睛,四周黑漆漆的,映入眼簾的莊子只有幾戶人家亮著燈,想必是姑媽家了,果不其然,上了岸,姑媽一家正在焦急地迎接我們呢。父親和幾個叔伯兄弟剛進屋落座,便累得不想動彈了。

過了幾年,我二姐出家,嫁到離家有三十多里外的莊子,那時候,父親賣魚有了幾個錢,他一狠心,買來了一條大功率的掛槳機水泥船,只是柴油很緊張,即使憑票也不一定買得到。所以,買來的一條掛槳機船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開的,除非遇到風大浪急,劃船劃不動了,這才動用平時舍不得用的掛槳機船,可即使這樣,父親也心痛得不得了,一來一回,那得燒多少柴油啊。二姐出嫁的第二天,按當天風俗習慣,娘家人帶上一家老小,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等等必須去女兒家回門。于是,有點喜上眉梢的父親就開著掛槳機船帶上一家老小還有叔伯兄弟等等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那時候,農村里開掛槳機的船很少,父親開著掛槳機船一路突突地開過去,在湖中劈波斬浪,著實給二姐掙足了面子。更有戲劇性的是,莊上有一戶人家即將結婚,只是女方已經放出話來了,想帶人可以,但是必須開著掛槳機帶新娘。這下,男方家急壞了,到處打聽附近有沒有開掛槳機船的,聽說父親有掛槳機船,男方家喜出望外,便聲明只要我父親答應,其它的事情什么都好說。碰上這樣的美事,父親豈能輕易放過,于是,父親索性來個獅子大開口,不僅柴油來回要男方家報銷,而且還索要了一條香煙,以及五十元紅包。

如水的日子一晃,又過了好幾年,湖中準備挑公路的消息很快就不脛而走,說得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上一輩子的老人偶然聽說在湖里要挑起一條長二十多外的公路,都紛紛搖頭嘆息,這世道,想從湖中挑出一條公路,這可比登天還難喲,更有老人夸口,說如果在湖中通上了公路,他的名字就倒過來寫。也難怪老人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你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湖,土方從何而來,如果從湖底下挑土方上來,困難更是重重,首先,這么多的湖水往哪兒排,即使圍壩排水,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排完呢,萬一發(fā)生倒壩,后果誰也無法預料。很快,傳言得到證實,一股幾十萬人馬帶上糧草浩浩蕩蕩的在我們莊上駐扎,他們先是筑牢壩基,加固壩圍,動用了上百條抽水機船日夜不停地往外排水,湖底的水還沒排干凈,就有無數民工赤腳下去把一擔又一擔的土方挑上來,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zhàn),一條長二十里外的公路像一條蜿蜒的巨龍終于從湖中騰空而起,結束了世世代代祖輩劃船的歷史。

四十年滄桑巨變,四十年改革開放,現在的我開著私家車行駛在湖中一條又寬又筆直的水泥大道,到姑媽家十幾分鐘就到了,到姐姐家也莫不是如此。

(2)

又是一年改革時,將時針倒撥40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政策,從此中國迎來了大放光彩的春天。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0年前中國開始追趕世界,20年前中國逐漸融入世界,如今中國正影響并改變著世界。

舉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爺爺眼中的改革開放

明月千里寄相思,又是一年秋忙季,卻因工作的原因沒能回去看望爺爺,此刻腦海里都是爺爺翹首期盼兒孫歸來的場景,不禁淚眼婆娑……還記得那些關于爺爺小時候的故事,爺爺經常說那時候的太陽好大,那時候他們同在一片藍天下,說著一口至純的鄉(xiāng)音,割草拾柴,放牧夕歸,耪地推糞,面朝黃土背朝天種莊稼,鋤地;那時候運輸都是肩挑背馱,那時候照明都是煤油燈;那時候做飯取暖都是燒柴;那時候每天清晨幫父母去河壩里挑水,一件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那時候村子里家家住的都是土窯洞,一家7、8口人窩在一個小窯洞里一張炕、一口鍋;那時候經常都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用盆罐接。

而如今, 86歲的爺爺腰不彎眼不花,精神抖擻,時不時還會給我們來幾句陜北民歌,爺爺說改革好啊,現在我不用種地、不用拾柴就能吃上香噴噴的飯菜,每月政府給錢、想吃肉、抽煙,出門就能買,每月都花不完呢,到醫(yī)院看病還報銷呢,黨的政策好呀!

續(xù)寫輝煌,使命光榮:父親眼中的改革開放。

花開花謝、春去冬來,不知不覺中父親已50有余,父親說起小時候,總是嘴角上揚,那時候的故鄉(xiāng)青山碧水、沒有柏油馬路,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那時候一起干活一起吃飯,大米吃的很少,主要糧食就是土豆,買油用油票,領米用米票,多一個人多一份糧,父親經常說你四叔出生后家里一貧如洗,你奶奶經常說等這次糧食領了就將你四叔送人……那時候沒有電視報紙,每到夏天的傍晚,大家聚在一起聽大廣播,當年的《夜幕下的哈爾濱》講的多么多么動聽,這是我們唯一的休閑娛樂,那時候的故鄉(xiāng)清靜祥和!那時候我們就知道,世界上從未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那時候我、你大伯、二叔、四叔我們全靠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脫土坯替代紅磚,河壩挑水變自家門口鑿井取水,我們16歲就外出務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時候的我們騎著自行車,吹著風,說著說著父親不禁望向遠方,時而微笑,時而停頓??我知道父親更多的不是回憶昨天,而是面向明天!續(xù)寫輝煌,使命光榮!

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我眼中的改革開放。

當90后“長江后浪推前浪”般推著我們前進時,爺爺口中的土墻、父親口中的紅磚墻早已變成了一次成型的水泥澆灌墻,二層小樓越來越多,一家一臺大彩電,家中有了電影院、傳呼機、小靈通已進入了我的童年,家家電燈通亮,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他們記憶中的門前窄土路早已變成了柏油馬路。院里那口老井已被如今的自來水代替,兒時家中那輛125型摩托車滿載著我的童年……每當過年時,孩子們放鞭炮、看煙花,有說有笑,親人們再也不用外出務工,運輸業(yè)、養(yǎng)殖業(yè)、林果業(yè)、服裝店、飯館、賓館、涼皮店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我們的日子過的就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風正揚帆:兒子眼中的改革開放。

如今高鐵、飛機、高速公路等東西連接,南北貫通,兒子還未出生,小轎車便開進了院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 4G網已家喻戶曉,如今和老公分居倆地的我們都建立起了微信群,隨時拿起手機視頻聊天,在虛擬的空間寄托相思。如今上學、買車買房去貸款,大學畢業(yè)自己干,明亮的商場里,琳瑯滿目的世界商品整齊羅列在柜臺里;城市的街巷里,快遞小哥把堆積如山的快遞分發(fā)到“海淘族”手中;旅行社的櫥窗里,“出境游”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度假選擇,此刻兒子躺在搖籃車里嗷嗷叫著,七大姑八大姨圍著搖籃車逗著笑著。

一個小家的改革歷程折射了中國這個大家的進步與發(fā)展,爺爺的一生,伴隨著中國革命、建設、開放,在時代的洪流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的走來。滄海桑田,故鄉(xiāng)的山也許還是那樣蒼翠,那里的樹也許還是那樣繁茂,不同的是那里的樹木已不再是他們從前眼中的“柴火”,父親記憶中的土路、外出務工早已離他而去,很難想象再過40年,中國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我的家人們又會經歷著什么……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每個奮斗者此時此刻都感知到宏大時局跳動的脈搏,我們要加滿油、把穩(wěn)舵,鼓足勁,為我們祖國的明天,為我們小家的明天隨時劈波斬浪!

(3)

遠 航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當春天的故事再次在耳畔奏響

當南飛的紫燕再次展開飛翔的翅膀

當我們昂首走在新時代的征途

當我們唱響十九大光輝燦爛的篇章

我們品味著四十年改革的成果

我們升華著四十年開放的思想

我們回首四十年執(zhí)著前行的步伐

我們謳歌四十年創(chuàng)造出的巨大輝煌

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在解凍的大地上蕩漾

曾幾何時

我們對改革的意義理解的那樣淺薄

曾幾何時

我們對開放的步伐畏懼的那樣慌張

道路該怎樣設計規(guī)劃

目標該如何確定方向

我們在摸索中趟過一條條溪流

我們在探索中翻越一道道山崗

我們在失敗中執(zhí)著前行啊,前行

即使頭破血流也要撞撞南墻

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

偉大的用胸襟阻擋長江的決堤之水

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

偉大的讓災后的汶川挺起堅強的脊梁

我們的理想是偉大的

偉大的讓奧運的五環(huán)旗在華夏大地冉冉升起

我們的宏圖是偉大的

偉大的讓億萬民眾攜手共奔小康

這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時代啊

人民富足,國家昌盛

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時代啊

共享福祉,責任擔當

展開四十年的激情畫卷你會看到

改革開放的犁鏵依然那么耀眼

鋪展四十年的秀美山川你會感到

每前進一步都會有誓言擲地鏗鏘

在藍圖的描繪中

我們一次次飛向太空

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宇宙瀚海

在描繪的航線上

我們一次次捍衛(wèi)領土的完整

用航母的汽笛見證我們的決心:寸土不讓

潛海,我們用蛟龍?zhí)剿髀癫卦谏詈5拿孛?/p>

望天,我們用天眼尋覓宇宙之外的友好鄰邦

大飛機開創(chuàng)了中國制造的展翅時代

動車、高鐵開啟中國速度的鏗鏘篇章

一帶一路,是中國最誠摯的友誼長臂

鐵腕反腐,我們永遠在路上

文明鄉(xiāng)村啊,如雨后春筍詮釋著中華文化的精髓

幸福指數啊,是一代代人前赴后繼奮斗不息的崇高理想

四十年啊四十年

在歲月的長河中它是那樣短暫

四十年啊四十年

在人生的道路上它是那么漫長

再過四十年,你會看到我們的山川更加秀美

再過四十年,你會感悟現在的接力還是那么地恰當

我們改變著霧霾籠罩的環(huán)境,讓藍天更加蔚藍

我們堅守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承諾,對不忘初心的信仰

(4)

40年前,從省城昆明回家鄉(xiāng)大理的300多公里路程,緊走慢走都是要兩天才能到達的。如果把時光推得更遠一點,在上個世紀70年代,正常狀態(tài)也要走三天??因為先要沿著通車不久的成昆鐵路坐一段火車到廣通(那時也叫敦仁)住宿一晚,然后再轉乘客運汽車經過楚雄或南華再住一晚,到第三天傍晚才能到達大理州府下關。這還算路途順利了。我十一二歲時的一個寒假,因當時我家所在的滇南地區(qū)發(fā)生地震,一大家子都擠在臨時搭建的狹小的防震棚中生活,很不方便,于是父母親商議后決定叫當時上五年級、可以算基本識文斷字的我,帶著不識字、連漢話都說得蹩嘴的外婆和剛剛?呀學語的小妹回大理。從滇南開遠到昆明搭乘的是父親所在部隊的軍車,一路還順利,在昆明轉道就麻煩了,當時正值文革中期,整個社會都是亂糟糟的,不知何故,那時沒有從昆明到下關的直達班車,必須要在昆明坐一程火車,然后在當時竣工不久的成昆鐵路線上的廣通(又名敦仁)火車站下車,再轉乘班車才能到達下關。

在昆明親戚家由同路到昆的父親把我們祖孫三人拜托給一位回大理探家的遠房親戚(我按輩份稱他表叔),一路上幫助我們回大理。我們乘坐的是一列據說從東北地區(qū)淘汰過來的舊車皮,大概原來是跑短途的,連座位都不是橫排而是直排靠在車廂兩邊的木制長條椅,硬梆梆的,不知是那時的路況糟糕,還是機車有問題,停車或急剎車時如果手未抓緊,車身顛簸得能把人顛飛起來,甚至會摔一大跤、翻一大跟斗。一路顛顛簸簸到達廣通,從其他旅客口中得知:廣通火車站離汽車站有一兩公里遠,下了車得一路小跑去買汽車票,還不一定能買到當天的票,可能還得去買下旅社票,在廣通住下來等車。果然不出所料,等到我們祖孫三人帶著行李到達廣通小鎮(zhèn)(即敦仁街)時,從朝前到達來排隊買車票的表叔口中得知,只能買到兩天后的票,要在這里住兩晚,又得拿路條和證明(那時還沒有身份證,出門要開路條和證明,才能在沿途出具后登記住宿)去買旅社票。無可奈何,只能隨遇而安,我們只得在敦仁住下來。也許是當時的交通狀況太糟糕,又正值年關,大概所有滇西方向的旅客都要在這里轉車,敦仁街顯得人滿為患擁擠不堪,亂糟糟的。干什么都得排隊,買車票、旅社票得排隊,上飯店吃飯買票得排隊、端菜端飯得排隊,甚至洗漱、上廁所都得排隊。而在敦仁,還不僅僅是排隊,正如那時在旅客中自我解嘲似的牢騷所概括的:因排太長的隊,站不住了得蹲著;吃飯時搶不著桌椅板凳,只有蹲著吃;住宿擁擠,一家?guī)讉擠一張床鋪,睡覺都得蹲著。所以敦仁應該叫“蹲人”才名副其實。實際上,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班車又延期,我們在敦仁又多待了一天多,而后途經楚雄又住了一夜才折騰到下關。如此往事今天講起,仿佛是笑談,而在那個年代卻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40多年過去,我們國家的交通狀況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我們滇西、尤其是大理一帶也得到了極大改觀,鐵(火車)、公(高速公路)、機(飛機場)早已成事實,原來只能到達廣通的火車早已由上個世紀90年代修成延伸到大理的廣大鐵路馱載向蒼洱之濱,并且又已經和即將向滇西北的麗江(大麗鐵路)、香格里拉和滇西的瑞麗(大瑞鐵路)、滇西南的臨滄(大臨鐵路)拓展;安楚(安寧到楚雄)、楚大(楚雄到大理)高速公路早已建成而快捷暢達,并也已經和正在向滇西、滇西南、滇西北拓展延伸……記得改革開放20周年的1998年廣大(廣通至大理)鐵路通車慶典時,我擠在迎接第一列火車駛入大理的人流中,差點沒被擠下站臺去,搶拍到了列車剛剛駛入大理火車站一瞬間的歷史鏡頭,照片投到《光明日報》不久后還被刊登了出來,我因此還獲得當年大理州的外宣獎勵。而今大理飛機場也早已建成通航,運載中外嘉賓游客的銀燕翩翩穿梭翱翔,業(yè)已形成鐵、公、機立體交叉的交通網絡,出行、旅游十分方便快捷,乘車由高速公路從昆明到下關、大理不用半天,幾小時就能安全抵達,還可以當天往返。值得喜慶的是,今年7月1日,我們黨成立97周年慶典之際,昆明經楚雄到大理的動車已經風馳電掣般正式駛入大理,每天有幾十對動車對開,每趟只需短短1小時52分鐘,標志著家鄉(xiāng)大理已步入“高鐵時代”。

從兩三天到兩小時,當年垂垂老矣還與我們一道在坎坷旅途上顛簸折騰的外婆在天之靈如有知,一定會深感驚奇和不可思議,也一定會為我們今天交通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和出行便利快捷,為改革開放給人民大眾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福祉和紅利深感欣慰而含笑九泉了。

5)

我是一名“80”后,也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住房是每個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安居才能樂業(yè)。每個人都有一個家,而家離不開住房,因為有房才有家,無房不成家。房子是人們居家必需,有了房子,才能避風遮雨,涵養(yǎng)生息。

從我記事起,3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的家隨著祖國的日新月異和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而再、再而三地搬遷,我的父親是一名礦山工程技術人員。1982年,父親分配到馬拉格錫礦(現馬礦公司)工作,1983年認識母親并結婚,一年后增加了我這個新成員。我從小生長在礦山,我與礦山結下不解之緣。

那是一叫小凹塘(當時的馬礦選礦車間)的地方,也是我記憶中的第一個家,雖然此地早已荒廢,但那情景依然在我的腦海里。記得當年這里是一個熱鬧的地方,大家都稱“小香港”,當時這里有兩幢樓房,還有二十幾多排平房,我家就住在磚木結構、上蓋石棉瓦的簡易平房里,有時雨大的時候還會漏雨,廚房都是自家用木材建的,我很羨慕住在樓房里的人,當時的樓房是配套房,客廳、臥室、廚房都在一起。每天吃完晚飯我都要去樓房院壩里和小伙伴們玩,讀小學時,每天都要走30多分鐘的路程去大凹塘(馬礦老區(qū)礦部)上學,有時看有車經過,就會抬手攔車,順便搭乘順風車,好心的師傅會帶上一段路,心想要是能在大凹塘就好了,讀書又近,玩的又多,到了二年級時,有的職工調到塘子凹新區(qū)工作,搬到了個舊,騰出了房子,我的居住環(huán)境就改變了,我家終于搬到了大凹塘的樓房里,一下子就變成了30平方米了。配套了,臥室里放下父母的床,我的床就放在客廳一角,家里還買下組合柜、沙發(fā)和一臺長虹牌25寸彩色遙控電視機。我家三口人居住還算合適,總比過去住平房好得多了。讀書的問題解決了,這里玩的又多,有電影院、游樂園、冷飲店、大商店、臺球室、籃球場、棋牌室等等簡直就像一個小城一樣,游樂園成了我和小伙伴們玩捉迷藏的寶地。

隨著礦山工作,城市生活的節(jié)奏,有很多人都在個舊買了房子,身邊的小伙伴都陸陸續(xù)續(xù)的轉學到了個舊上學,曾經熱鬧的礦山也慢慢冷清了下來,就連當時中學也停辦了。慢慢的開始羨慕住在個舊城里的人,當時能去一次個舊真的是太高興了,每次去父母都要買很多東西回家,有時周末我也會和表弟一起去看望奶奶,回馬礦時,總覺得車開得太快了,一下就到了,很想多坐一會兒,不想這么快就到家。心里想,我什么時候能和城里娃一樣,在城里生活、學習。

到了小學畢業(yè)時,父母為了考慮我讀初中的問題,吃盡了苦頭,他們立志要在個舊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節(jié)省家里的開支,父親和母親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就買了單位上的集資建房兩居室70多平米,當時家里經濟條件不行,只能在親戚的幫助下簡單的裝修了一下,但覺得比原來豪華奢侈了許多。壁柜、油煙機、鋁合金窗子、吊燈……換了臺飛利浦牌34寸彩色電視機,買了冰箱、洗衣機、VCD組合音響。這就是我夢想的住房,兩個臥室,有衛(wèi)生間,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還不用去公廁這么麻煩。日子過得很滋潤,在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招商引資全面展開,隨著住房改革,結束了長期以來的住房供給制,商品房也在眾多開發(fā)商積極投資下火熱地建了起來。在政府的規(guī)劃指導和社會各界努力下,推行城鎮(zhèn)化建設取得迅速發(fā)展,一幢幢高樓大廈平地而起,成為了錫都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后來我繼承父輩,來到了云錫工作,2008年我結婚,父母想重新裝修一下,給我們辦喜事用。但心里總想著一件事,什么時候能有個屬于自己的家?就在父母想重新裝修之前,我和愛人就在七層樓買了一間二手的50平米的住房,有了屬于我們的小家。2010年家里多了一個新成員,女兒漸漸長大后,讀小學又成了一個新問題,為了能給女兒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的雙方父母都拿出了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給我們買了一套三室兩廳100多平方米的學區(qū)房,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那種明亮的窗戶、寬敞的客廳、舒適的臥室、有書房的住宅。同時,隨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家用電器、私家車一應俱全。追昔撫今,感慨萬千,我想,我家住房由平房到樓房,由3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的變化,不正是改革開放以來家鄉(xiāng)和祖國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真實寫照嗎?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令人贊嘆,我夢寐以求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生在了這個追夢的年代,并能將夢很快的轉化為了現實,同時我有幸見證了歷史的發(fā)展,人人都會有夢想,但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成真,但生在這個時代,我很自豪,是時代的發(fā)展給了我夢想成真的機會,是夢想推動了時代的發(fā)展。透過住房的今昔對比,我們看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堅信,在*指導下,“中國夢”一定會實現,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6)

改革開放四十年,通信業(yè)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農村鄉(xiāng)鎮(zhèn)郵電所工作的30多年里,我是農村通信建設的參與者,經營者。親眼目睹農村通信四十年由弱變強的風雨歷程。

1981年我高中畢業(yè),當了一名鄉(xiāng)郵遞員。那時候一個鄉(xiāng)郵電所只有一個人,工作是負責報刊、信件、包裹、匯款、電報的收寄與投遞。郵電代辦所與鄉(xiāng)政府的辦公室只一墻之隔,鄉(xiāng)政府辦公室在靠墻的窗口安裝了一部搖把子電話。電話響了,我時常把電話接起后將話筒放在一邊,然后去叫接電話的人。擔負起了守電話的職責。一般一個電話要占線二三十分鐘,打一個電話出去非常難,特別是長途電話要經總機層層轉接。接電話的大多是鄉(xiāng)干部,偶爾有外單位的負責人。一萬多人的鄉(xiāng)就一部搖把子電話與外界聯系,電話沒有普及,其他單位和農村的電話很少。郵電局被稱為半軍事化單位,對老百姓來說很神秘。鄉(xiāng)政府距區(qū)公所30多里,山高溝深,路途遙遠。一遇吹風下雨電話線鐵絲就絞線或斷線,造成電話不通。為保證通訊暢通,我就得冒雨去巡線。在接線過程中最怕突然來電話,搖把子電話電流雖不強,但麻一次足夠后怕三天。在一次巡線中我觸電摔成了重傷,那時通訊的落后讓人刻骨銘心。

20世紀90年代,我所在的鄉(xiāng)集資開通了程控電話。全鄉(xiāng)場鎮(zhèn)和幾個單位集資,共安裝程控電話7部。搖把子搖身一變成了撥號的程控電話。我花一萬多安裝了一部公用電話,業(yè)余干起了守公話的營生。一根鐵絲不需總機轉接,就能聽到遠在千里之外親人的聲音。老百姓雖苦于裝電話難、初裝費高、移動電話用不起的困惑。但為了和遠在千里之外打工的親人通上話,話費貴點也心甘。使用電話的熱情分外高漲,逢場天公用電話排班站隊等電話的擁擠不退。幾十里外的鄉(xiāng)下預約時間接電話的絡繹不絕。很多時候我會騎上摩托車去接群眾來接電話。我看到電話的稀少和群眾對座機電話的渴望。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農村電話由鐵絲換成了光纖。鄉(xiāng)場鎮(zhèn)由7部電話發(fā)展到40多部,并逐步向農村發(fā)展。那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和網絡,電話就成了老百姓的精神依托。

隨著電信改革大幕的開啟,郵電分營。尋呼與移動業(yè)務剝離、互聯網時代悄然來臨。曾經的加急電報、長途電話格子間、程控交換機,BB機、家庭座機,都隨長江之水滾滾而去。通信行業(yè)市場競爭的烽火燃起,波瀾壯闊的變革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帶來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老百姓放棄座機電話,開始迷戀上了手機這個無線通訊。街頭巷尾的公用電話亭開始冷落和凋零。座機變成了手機,棒棒機變成了智能機。語音通話,變成了視頻通話和網絡聊天。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趨勢中,通信業(yè)演變?yōu)猷]政、電信、移動、聯通和鐵塔。由賣話費變?yōu)橘u流量。通信行業(yè)飛速發(fā)展,信息時代日新月異,3G、4G、5G技術一路高歌猛進。農村裝機不在難,過去是用戶找經銷商,現在是經銷商送手機、送寬帶、電視下鄉(xiāng)找用戶。農村寬帶、電視、手機普及率達到95%,手機、寬帶不要錢,幾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越演越烈,給老百姓帶來實惠。手機和網絡已成了村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的手機用戶超過10億,偏遠農村的家庭中也接入了光纖。無線網絡覆蓋城鄉(xiāng)的各個角落,QQ、微信、已成了老百姓的普遍聊天工具。借助無縫覆蓋的無線網絡,支付寶、微信、手機成了最便捷的支付和購物工具,也加速了電商和快遞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通信企業(yè)已成為上市公司,開始實施現代企業(yè)管理制度,重宣傳、重品牌形象,重視服務。通訊將造福更多的老百姓。四十年來,鄉(xiāng)村電話的發(fā)展變化與變遷,使我看見了祖國改革開放,國家由弱變強的心路歷程?匆娏送ㄓ崢I(yè)的騰飛與崛起,看到了百年中國夢的美好愿景。難忘那段守電話的歲月,我為生在這一偉大時代,作為通信人而驕傲和自豪。

(7)

我是身在農村的70后,經歷了從農村到城中村改造再到現在的大中型城市的歷史巨變發(fā)展,親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成果和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記憶中童年時光住的是土磚房,用的是煤油燈,喝的是從泥塘里挑的水,走的是泥濘小道,物資供應緊張,大米、糧、油還要計劃著使用,父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的農民。 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到熱火朝天的年代,在黨的領導下,基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用上了電燈,自來水,修起了馬路,上學還騎上了自行車,物資也逐漸豐富起來,大米、糧、油也能自由購買,那時候收音機是家庭唯一的有聲電器,也是了解國家政策和知曉外界世易時移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也給單調的生活帶來許多樂趣和回味。 

九十年代,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歷史的關鍵期,老百姓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上了樓房,家電一應俱全,汽車、大哥大這些高檔消費品也在日漸普及,下海、下崗、大學擴招是那個年代的潮流,也是經濟發(fā)展到90年代特定時代的符號,節(jié)假日實行長假政策后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余錢去選擇長假出游。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歷了許許多多考驗,取得了矚目的成就,98年“抗洪救災”、04年“抗擊非典”、08年“抗震救災”、香港、澳門回歸、北京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申奧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等等,中國人民為之驕傲和自豪,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小康社會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用堅定不移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經濟大國和軍事強國的實力和擔當。

這4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見識和踏過了1998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驚濤駭浪,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我們也算是如孔子所說“博學之”了。總結過去,我們發(fā)現改革與開放、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就是我們40年建設發(fā)展歷程中的金鑰匙,就是繪就我們40年璀璨奪目畫卷的神來之筆。面對未來,在“慎思之、明辨之”之后,我們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為最終讓祖國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讓中華民族雄居、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篤行之”。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極大解放和發(fā)展了中國社會生產力。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上下求索、銳意進取,開辟了*。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為世界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方法就是在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嚴格按照*的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奮斗!

  • 相關文章
  • 黨員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四篇)黨員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四篇)

    一篇十九大代表應是共產黨員中的優(yōu)秀分子,帶頭尊崇黨章、模范遵守黨章,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具有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并從五個方面明確了代表應具備的..

  • 機關單位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二篇)機關單位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二篇)

    1篇黨的十九大將*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行動指南,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了*的核心領導地位。圍繞黨的十九大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戰(zhàn)略、新舉措以及自黨的十..

  • 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4篇)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心得體會(4篇)

    篇一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通過觀看電視直播、閱讀網絡報道、學習學校黨委下發(fā)的相關文件和書籍以及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班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了*和十九大精神的相關內..

  • 五篇開學了的作文【精華篇】五篇開學了的作文【精華篇】

    開學了作文:好不容易盼來的寒假又過去了,離開學還差一天的時候,我是很渴望的。因為上學總比在家好,再說可以見到久違了一個多月的同學,何樂而不為呢?起床啦!媽..

  • 英語六級考試作文常用句型英語六級考試作文常用句型

    好的句型能提高文章的整體質量,因此考生們在備考英語六級作文時,要注意對好句型的積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語六級考試作文常用句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英語六..

  • 感謝媽媽550字作文最新篇感謝媽媽550字作文最新篇

    媽媽,我很感謝您一直從來,對我無盡的照顧與關愛。我還要感謝您多年以來對我的栽培,您希望我成材,媽媽,您就像我生命中的一盞永不熄滅的一盞燈。您這盞燈可以給我..

  • 高考社會熱點時事的作文600字范文高考社會熱點時事的作文600字范文

    2023年高考熱點話題滿分作文篇1《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 跟喜歡的人道別的優(yōu)美句子大全跟喜歡的人道別的優(yōu)美句子大全

    跟喜歡的人告別的句子11.人生的各種經歷,所有你揮揮手以為告別的,都在告別的那一刻真正屬于你。

  • 表達跟喜歡的人道別的簡短句子表達跟喜歡的人道別的簡短句子

    1、在你之后,我沒有拿得出手的痛苦。2、別傻了,自己不努力、還想著能有誰能拉你一把。這個世界上啊,那些成功的家伙都是并肩前行的。你不快些跑,就只能被遠遠落在..

  • 用來跟喜歡的人道別的句子集錦用來跟喜歡的人道別的句子集錦

    1.這世間的風太大把溫柔吹走了,也把熟悉的人吹散了2.今天夜間到明天白日,你的手機將呈現鵝毛般的祝愿,你的神色將以晴為從,受空氣影響,笑聲將席卷你四周,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