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新疆高考分數線 > 正文

2025年新疆考多少分能上中原工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2024-06-24 13:16:57 大風車考試網

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原工學院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的分數在358至456分,位次為28565至529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58至456區(qū)間才能上中原工學院。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中原工學院

1、2021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3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769名;

2、2021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641名;

3、2020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399名;

4、2022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61名;

5、2021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71名;

6、2021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52名;

7、2020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59名;

8、2020年新疆考生上中原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95名;

2025年新疆考多少分能上中原工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二、中原工學院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原工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61 24841 省政府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413 5561 省政府

2、2021年中原工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58 25769 省政府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82 21641 省政府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00 8271 省政府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39 5452 省政府

3、2020年中原工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363 28565 省政府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04 21399 省政府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19 8359 省政府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56 5295 省政府

高考350分能上哪些本科大學

錄取分在350分左右的部分本科大學名單

大學錄取批次錄取最低分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本科350分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本科350分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本科350分
遼寧何氏醫(yī)學院本科350分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本科350分
北京工業(yè)大學耿丹學院本科351分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本科351分
大連科技學院本科351分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本科351分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本科352分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本科352分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本科352分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本科353分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本科354分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本科354分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本科355分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本科355分
鄭州大學本科355分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報考

1.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紐約大學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學,有著工學,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學校的圖書館有著兩萬七千多本圖書跟一千六百多張的DVD,有著不錯的圖書資源。學校還有一個吉祥物,是一個中國麒麟,象征著該學校有著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夠和諧的相處。

2.昆山杜克大學

昆山杜克大學,是一所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綜合類中外合作辦學,由美國杜克大學和中國武漢大學合作創(chuàng)辦,屬于非營利性中美合辦高校,該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為合作支持方參與建設,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國排名前十大學在華創(chuàng)辦合作大學。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一所中外合作辦學,簡稱為深北莫,創(chuàng)辦時間是2017年10月27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三方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開設9個本科專業(yè),設置11個碩士專業(yè)(方向)和2個博士專業(yè)授權點。

三、中原工學院最新介紹

中原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以電子信息和紡織服裝為優(yōu)勢,工、管、藝、理、文、經、法、哲等多學科協調發(fā)展的河南省骨干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始建于1955年,原名鄭州紡織工學院,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工業(yè)部,1998年劃轉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為中原工學院。 學校設有紡織學院、能源與環(huán)境學院、機電學院、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電子信息學院等21個教學院(部),65個本科專業(yè),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學,F有教職工1997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人,高級職稱教師615人,博士學位教師611人;國家級優(yōu)秀教師5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河南省教學名師12人、省級優(yōu)秀教師8人、河南省特聘講座教授6人,省級及以上教學和科研團隊17個。 學校擁有“智能與航空信息技術”和“紡織服裝新材料及高端裝備”2個河南省骨干學科群,涵蓋7個一級學科。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等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擁有8個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和2個重點學科二級學科。擁有河南省首批工業(yè)訓練中心和大學科技園。2018年獲批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聚焦建設一流本科教育,以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積極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2017年5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F有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4個國家級專業(yè)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個專業(yè)通過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積極探索“以賽促學,以賽促能”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始終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十三五”期間,共獲得國際獎項48項,國家級獎項649項,省級以上獎項2970項。在2016-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TOP300)中我校位列全國第135名。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保持在90%以上。 學校現有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網絡輿情監(jiān)測與智能分析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功能鹽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計算智能研究與應用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多模式圖像處理與智能分析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紡織服裝產業(yè)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等52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臺。獲批首批河南省高校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多次獲評“河南省高校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十強十快高校”。十年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313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9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國防重大專項子課題等11項,省部級項目93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91項,其中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2675篇,出版著作1053部,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168件。2019、2020年連續(xù)兩年入?蒲薪涃M突破1億元。 學校先后與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1所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學校是河南最早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校之一,自2002年開始,先后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簽署聯合培養(yǎng)博士項目,與德國埃森經濟應用技術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簽署聯合培養(yǎng)碩士項目,與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合作舉辦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俄羅斯聯邦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合作設立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在泰國格樂大學設立海外分校——中原工學院軒轅學院。與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聯合成立了“中愛軟件工程聯合研究院”。國際合作走上了“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發(fā)展的新道路。學校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單位,是首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理事長單位,先后榮獲“河南省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先進集體”和“河南省引進外國人才和智力工作先進單位”。 多年來,學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學校黨委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學!拔搴谩秉h組織、全省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高等學;鶎狱h組織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第二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全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單位”稱號;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就業(yè)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課程思政示范高校建設單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提出了“實現更名大學、獲得博士授權、建成高水骨干大學”的“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多學科、國際化、高水教學研究型骨干大學。 (2021年11月1日更新)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