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等作出部署。圍繞行政體制改革問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行政體制改革直接關系政府部門權力格局的調整,各種利益矛盾和復雜問題交織,許多時候繞不開、躲不過。”王峰說,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要下決心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
焦點 1
《決定》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從行政體制改革的角度看,如何理解和把握這兩個作用?
四輪驅動保經濟健康發(fā)展
王峰表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說到底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三中全會提出發(fā)揮“兩個作用”的觀點,對政府職能怎么轉、向哪轉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
一方面,發(fā)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就是要求政府把市場能夠發(fā)揮作用的事項一律放給市場,把政府越位的地方退回來。另一方面,發(fā)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還要同時更好地發(fā)揮政府作用。
這就是要把政府該管的事管住管好,缺位的地方要補上去。“兩個作用”優(yōu)勢互補好比一輛車,如果遇到坑坑洼洼或泥濘濕滑的路段,就需要另一組車輪也驅動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四輪驅動才能保持車輛的平穩(wěn)行駛。
焦點 2
《決定》對事業(yè)單位改革進行了一系列部署,應如何看待這項改革?
改革可更好提供公共服務
王峰介紹,加快事業(yè)單位分類改革,目的在于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這也是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一項重要舉措。
隨著社會發(fā)展,政府需要加大對公共服務的購買力度以滿足人民的需求。說白了就是政府不花錢或少花錢養(yǎng)人,花錢或多花錢辦事。對此,改革要求進一步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理順政府和事業(yè)單位關系,推進事業(yè)單位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加快建立事業(yè)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逐步推進有條件的事業(yè)單位轉為企業(yè)或社會組織,建立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登記管理制度。
焦點 3
《決定》提出要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如何管理好編制資源?
最大限度提高編制利用率
王峰說,這對加強機構編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編制管理面臨的狀況是機構偏多,人員總量偏多,結構不太合理,有的部門和地方人員比較寬裕,甚至一些部門人浮于事,有些地方和部門卻人手偏緊。
改變這種狀況,一要強化機構編制剛性約束。各地各部門應嚴格按規(guī)定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在核定的行政編制和領導職數內配備人員。嚴格控制和減少機構編制增量,最大限度提高機構編制資源效用。
二要創(chuàng)新機構編制管理。妥善處理嚴格控制與滿足需求的矛盾,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有效形式和辦法,把有限的財力用于辦事上。
三要嚴肅機構編制紀律。嚴格遵守機構編制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嚴禁行政編制和事業(yè)編制混用,嚴禁上級部門干預下級的機構編制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