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龍巖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的分數在470至502分,位次為134044至3179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0至502區(qū)間才能上龍巖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龍巖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044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746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960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677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022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龍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795名;
二、龍巖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龍巖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0 | 134044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6 | 32677 | 省政府 |
2、2021年龍巖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3 | 133746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8 | 32022 | 省政府 |
3、2020年龍巖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85 | 126960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02 | 31795 | 省政府 |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與技巧如下:
1、重視第一志愿?忌谔顖笮赂呖贾驹傅臅r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高考后提前批?圃趺刺钪驹
專科提前批同樣是采用網上填報志愿的方式?忌瓤梢灾惶顖髮?铺崆芭蚋呗殻▽?疲┡氖奉愓猩膶W校和專業(yè)志愿,也可以同時填報兩個批次中?婆猩膶W校和專業(yè)志愿。提前批和普通批不發(fā)生沖突。
一是考生在報考提前批院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中意的方向,千萬不要不要盲目的選擇。
二是提前批院校里的各個專業(yè)也一定要符合個人的意愿,如果不符合千萬不要報考。
三是提前批院校與正常批次的組合問題,提前批院校除非常中意的方向,選擇院校的分數必須高于批次院校的分數。
三、龍巖學院最新介紹
"龍巖學院位于全國著名革命老區(qū)、客家祖地、全國文明城市——福建省龍巖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管理體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學校創(chuàng)辦于1958年,前身為龍巖師專;2001年,原福建資源工業(yè)學校并入龍巖師專,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為龍巖學院。 學校是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福建省文明校園。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照《龍巖學院章程》,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依法促進學?茖W發(fā)展。學校秉承“厚于德、敏于學”的校訓,堅持“根植紅土、致力應用、彰顯特色、服務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以培養(yǎng)“專業(yè)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服務。 學,F有14個二級學院,全日制在校生1.3萬余人,有44個本科專業(yè)面向全國23個省(市、區(qū))招收本科生,所設專業(yè)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農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學校規(guī)劃教育用地面積1300多畝,校舍建筑總面積4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2億元,圖書館館藏電子圖書近200萬冊、紙質圖書110多萬冊、紙質期刊約1500種,擁有現代化檢索系統(tǒng)和鏡像站點,是閩西最大的文獻信息中心。 學校堅持學科專業(yè)一體化發(fā)展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文理為基礎,做強應用學科、做精教育學科”的“一體兩翼”的學科專業(yè)布局。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入選福建省示范性產業(yè)學院1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省級特色建設專業(yè)7個、省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試點專業(yè)5個、省級服務產業(yè)特色專業(yè)7個,省級一流專業(yè)6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應用型學科4個。 學,F有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產學研示范基地2個、省級行業(yè)技術開發(fā)基地2個、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智庫1個、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技術轉移中心1個等23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學校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400余項。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內培外引并重,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隊伍結構逐步優(yōu)化,F有教職工1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80余位、教授120多位、博士200多位;雙聘院士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人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級人才70多人次。 學校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組織百名教授博士進基層、千名專家科技服務社會等活動,教師深入龍巖市各縣(市、區(qū))開展技術幫扶和人才對接,倡導設立“奇邁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解決中小企業(yè)技術難題;與龍巖市各縣(市、區(qū))、經開區(qū)政府共建校地合作平臺。同時,通過龍巖市委、市政府“牽線搭橋”,建立了龍巖學院產教融合聯(lián)席會議制度,成立廈門大學龍巖產教融合研究院,構建教育和產業(yè)統(tǒng)籌融合發(fā)展新格局。 學校對外聯(lián)合培養(yǎng)人才能力持續(xù)增強。與省內多所高水平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與多所境外高校合作開展雙學位項目和選派交流生項目,與臺灣多所高校開展閩臺合作聯(lián)合培養(yǎng)人才項目,招收柬埔寨、喀麥隆等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 當前,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