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上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在上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上?忌仙虾k娮有畔⒙殬I(yè)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00至218分,位次為-至-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00至218區(qū)間才能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一、上海考多少分能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1、2022年上海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2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上?忌仙虾k娮有畔⒙殬I(yè)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1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0年上?忌仙虾k娮有畔⒙殬I(yè)技術學院(01):綜合最低分需要2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在上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上海 | 綜合 | - | 專科 | 232 | -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上海 | 綜合 | - | ? | 100 | -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上海 | 綜合 | - | ? | 218 | - | 市政府 |
二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匯總名單
文科公辦二本院校名單:
學校名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2022位次 |
浙江傳媒學院 | 文 | 二本 | 538 | 17210 |
溫州大學 | 文 | 二本 | 535 | 18792 |
五邑大學 | 文 | 二本 | 535 | 18792 |
重慶工商大學 | 文 | 二本 | 533 | 19938 |
江蘇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3 | 19938 |
遼寧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2 | 20478 |
嘉興學院 | 文 | 二本 | 532 | 20478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 文 | 二本 | 532 | 20478 |
廣東警官學院 | 文 | 二本 | 532 | 20478 |
北京聯合大學 | 文 | 二本 | 531 | 21061 |
淮北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1 | 21061 |
魯東大學 | 文 | 二本 | 531 | 21061 |
云南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1 | 21061 |
山西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聊城大學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武漢輕工大學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湖北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重慶理工大學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文 | 二本 | 530 | 21635 |
大連民族大學 | 文 | 二本 | 529 | 22242 |
河北經貿大學 | 文 | 二本 | 529 | 22242 |
煙臺大學 | 文 | 二本 | 529 | 22242 |
山東政法學院 | 文 | 二本 | 529 | 22242 |
西安財經大學 | 文 | 二本 | 529 | 22242 |
河北中醫(yī)學院 | 文 | 二本 | 528 | 22832 |
南京曉莊學院 | 文 | 二本 | 528 | 22832 |
浙江海洋大學 | 文 | 二本 | 528 | 22832 |
廣西師范大學 | 文 | 二本 | 528 | 22832 |
河北工程大學 | 文 | 二本 | 527 | 23432 |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 | 文 | 二本 | 527 | 23432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文 | 二本 | 527 | 23432 |
浙江外國語學院 | 文 | 二本 | 527 | 23432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 文 | 二本 | 527 | 23432 |
重慶工商大學(較高收費) | 文 | 二本 | 526 | 24075 |
理科公辦二本院校名單:
學校名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2022位次 |
貴州醫(yī)科大學 | 理 | 二本 | 556 | 52020 |
皖南醫(yī)學院 | 理 | 二本 | 546 | 64280 |
南昌航空大學(其他單列) | 理 | 二本 | 529 | 88126 |
錦州醫(yī)科大學 | 理 | 二本 | 527 | 91117 |
昆明醫(yī)科大學 | 理 | 二本 | 527 | 91117 |
華東交通大學 | 理 | 二本 | 526 | 92680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 理 | 二本 | 523 | 97348 |
陸軍工程大學 | 理 | 二本 | 522 | 98888 |
溫州大學 | 理 | 二本 | 522 | 98888 |
湖北醫(yī)藥學院 | 理 | 二本 | 522 | 98888 |
遵義醫(yī)科大學 | 理 | 二本 | 522 | 98888 |
天津理工大學(較高收費) | 理 | 二本 | 521 | 100394 |
武漢輕工大學 | 理 | 二本 | 521 | 100394 |
廣東警官學院 | 理 | 二本 | 521 | 100394 |
重慶理工大學 | 理 | 二本 | 521 | 100394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理 | 二本 | 520 | 101946 |
北京聯合大學 | 理 | 二本 | 519 | 103576 |
廣西師范大學 | 理 | 二本 | 519 | 103576 |
河南科技大學(與三門峽市政府聯辦應用工程學院)(醫(yī)護類) | 理 | 二本 | 518 | 105128 |
黑龍江大學 | 理 | 二本 | 517 | 106694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較高收費) | 理 | 二本 | 517 | 106694 |
蘭州交通大學 | 理 | 二本 | 517 | 106694 |
湖南醫(yī)藥學院 | 理 | 二本 | 517 | 106694 |
成都工業(yè)學院 | 理 | 二本 | 517 | 106694 |
重慶工商大學 | 理 | 二本 | 516 | 108302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理 | 二本 | 516 | 108302 |
河北醫(yī)科大學 | 理 | 二本 | 516 | 108302 |
浙江傳媒學院 | 理 | 二本 | 516 | 108302 |
太原科技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西南民族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江蘇師范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云南師范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陜西理工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西安財經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廈門理工學院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 | 理 | 二本 | 515 | 109967 |
沈陽理工大學 | 理 | 二本 | 514 | 111579 |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驅I(yè)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yōu)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yè)。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tài)具體明確。
三、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是一所有61年辦學歷史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和城市服務業(y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yōu)質專科高等職業(yè)院校、上海一流專科高等職業(yè)教育建設立項單位、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上海市職業(yè)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獲“2012年全國職業(yè)院校魅力校園”“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榮獲“第四屆黃炎培職業(yè)教育優(yōu)秀學校獎”,獲評“2018年、2019年亞太職業(yè)院校影響力50強” “2020中國職業(yè)院校世界競爭力50強”等榮譽。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為先導,以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型、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努力打造成為一所辦學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技術應用型高校。 學校占地近500畝,總部地處上海市奉賢區(qū),另有閔行校區(qū)、徐匯校區(qū)、普陀校區(qū)。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448人,專兼職教師近600人。在編專任教師中,中高級以上職稱占比近90%,專業(yè)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占比近90%。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穩(wěn)定在97%以上,其中,90%以上在上海電子信息制造業(yè)、軟件業(yè)、信息服務業(yè)和城市服務業(yè)等相關行業(yè)就業(yè),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的綜合滿意率達90%以上。學校設有電子技術與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語學院等七個專業(yè)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學院和繼續(xù)教育學院,共有37個招生專業(yè),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yè)8個,上海市重點專業(yè)10個,構成了以電子信息大類和制造大類專業(yè)為主體,財經大類與藝術設計傳媒大類專業(yè)共同發(fā)展的專業(yè)體系。 學校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為落腳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創(chuàng)新“根植行業(yè)、校企聯手、工學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注重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致力于與企業(yè)合作開展訂單培養(yǎng),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yè)資格證書相互融通,積極探索構建學制縱向貫通、產教橫向融通的職業(yè)教育體系,成為上海市首批中高職貫通、高本貫通試點單位,開拓中外合作辦學,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適應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yè)和現代服務業(yè)的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與上海航天局、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鐵路局、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海鷹機械廠、上海東湖機械廠、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和寶鋼集團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yè)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學校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和市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基地、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軟件技術實訓基地、上海市通信與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上海市自動化設備維修維護公共實訓基地、上海市電子與通信開放實訓中心等公共實訓基地及上海市第22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所。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展國際交流內涵。學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優(yōu)勢,實現在中國進行的德國專業(yè)標準的高等職業(yè)教育與在德國本土的應用技術大學教育體系的貫通,把先進的職教理念融入整個育人過程。不斷深化與英國、加拿大、芬蘭、新加坡等國家在合作辦學、師資培訓、學生互訪游學、專業(yè)建設、專業(yè)認證等方面的合作,招收了德國、英國等國家的留學生。積極探索與泰國、摩洛哥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設立海外分院、招收留學生等方面的合作。 學校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創(chuàng)新對口幫扶機制,豐富形式,增加內容,強化精準幫扶,加深與云南、新疆等地的合作。牽頭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教育集團,在推進校企合作、職教師資培訓、專業(yè)建設、幫扶滇西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牽頭成立長三角電子信息職業(yè)教育集團,推動優(yōu)質職教資源共建共享,打造長三角“職教人才成長帶”,為加快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一體化進程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通過學校牽頭的上海市高職高專教學研究會、信息化專指委,開展各類服務上海職教工作。承擔上海市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的技術支撐工作。近年來,為行業(yè)企業(yè)和社會開展高技能新技術培訓、員工培訓和繼續(xù)教育等各類培訓近3萬人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開展面向企業(yè)的技術服務、合作申報專利、技術轉移等,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近千萬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學校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部級教育科研成果獎2項、市級教學團隊10支、市級教學名師6名、市級精品課程22門,承擔部、市級各類技術開發(fā)項目和科研項目100余項。近四年,學生獲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國家級技能競賽獎項100余項,獲上海市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等省部級技能競賽獎項200余項。(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時間: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