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讀過央視資深新聞人、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寫作的《白說》一書,并且對其中的很多觀點深以為然,可以說,《白說》的很多觀點在教育領域也是適用的。但在現實中,根據學校的實際,我卻在學校做了一件白巖松不太贊成的事情。
《白說》中有這樣一句話:“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到了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等紀律的時候,一定是它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因為一個走上坡路的單位,人人不待揚鞭自奮蹄!睂τ谝凰鶎W校來說,如果只靠鈴聲,就可以各司其職,說明校長領導有方,用不著天天訓話、表決心、摁手印,方方面面都很好。
2015年,我看到這句當時在網上很紅的話,一下子就理解了他所表達的核心內涵:一個單位,如果還停在打卡管理員工的階段,這個單位是有問題的。
作為一所學校,肯定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其中,勞動紀律的問題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出于對學校教師群體的人性化管理的考慮,我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商量后,決定不用打卡制度來管理教師,實行頗為寬松化的管理模式。
所以,我所在的學校這些年來一直不曾打卡。
但語言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兩年,一批90后新教師進入學校任教。不知是否由于在高校期間教師崗位素養(yǎng)培訓課程的缺失,有些青年教師入校后并不太在意勞動紀律。這讓我頗為苦惱,曾暗自思忖:這是否也與他們現在大學較為寬松的學習經歷有關聯?
原因復雜多樣,我無法細究,燃眉之急是盡快改變這過于隨意的工作紀律。對于一所有著2000多名孩子的小學來說,班級教師在晨讀時是應該到位的,如果此時沒有到崗,那引發(fā)的后果是不可小視的。因為,我們管理的是未成年人,他們一進校園,規(guī)范管理和安全防范是尤為重要的。
其實,我也年輕過,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守時上班的,年輕時,誰又能拍著胸脯說,我就是一個守時、有責任心的人?而根據我三十年的工作經驗,責任心還真是訓練出來的。所以,年輕時,不嚴格要求,不訓練責任心,后面再來“補火”,那效果就不好說了。
基于這樣的認識,這個學期初,學校校委會統(tǒng)一思想,從開學起,我們用制度來約束學校的每一個員工。我們的出發(fā)點是讓我們的團隊成為有執(zhí)行力、有責任心的團隊。于是,學校的打卡制度出臺了。
其實,我之所以在學校強調考勤,還因為一個在學校管理中繞不過的詞語??“白干”。
“我們的工作不能白干!”這句話是我所在的株洲市荷塘區(qū)教育局主任督學董海軍所說。軍人出身的他,分管學校安全工作十余年,說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說:一個學校,年初出了安全事故,一年白干;年終出了安全事故,白干一年。
這句話雖然是句大白話,但我們中小學校長開會時,卻都說這話說得好、記得住。其實,現在每所中小學校都在全力做好安全工作,沒有人愿意自己和學校的全部工作最后被評定為“白干”。
往深一層說,真正以人為本的學校,真正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的學校,就應該全力做好孩子們的安全防范工作,讓我們的學校在一年又一年里是平安的、祥和的。只有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平安學習和生活,那才是真正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校打卡考勤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早上全部到校時,可以看到教師也出現在他們的教室。因為,學校必須是有安全保障的地方。
而在工作時間,學校也有權知道教師的去向,這是規(guī)范化管理的需要,更是對教師負責任的需要。學校既要為教師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也要保證教師工作期間的人身安全。因此,教師什么時候到校,什么時候離校,特別是上班時間,教師不在學校,那么在校外干什么,學校有知情權。
從這種意義上說,考勤制度不僅僅是約束教師,也是保護教師的自由和安全。風箏之所以能夠自由飛翔,最重要的原因是有那根長長的線。沒有長長的且結實的線,風箏不可能飛翔,更不可能自由飛翔。考勤制度便是聯結教師和學校的線。如果沒有這根長長的且結實的線,教師的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記得老一輩革命家陳云曾說過這樣的話:“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边@,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他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希望我的學校和其他的中小學校,能夠達到不依賴打卡制度約束教師的理想境界。但是否打卡,還真是一個需要由實踐來檢驗的話題。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