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47至341分,位次為45449至15212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47至341區(qū)間才能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1、2022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589名;
2、2021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280名;
3、2020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449名;
4、2022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39名;
5、2021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212名;
6、2020年新疆考生上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283名;
二、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275 | 41589 | 省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 | 322 | 15339 | 省政府 |
2、2021年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269 | 40280 | 省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328 | 15212 | 省政府 |
3、2020年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247 | 45449 | 省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 | 341 | 17283 | 省政府 |
排名靠前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序號 | 批次 | 學校名稱 | 類型 |
1 | 二本 | 重慶師范大學 | 師范 |
2 | 二本 | 北華大學 | 綜合 |
3 | 二本 | 重慶工商大學 | 財經 |
4 | 二本 | 泰山醫(yī)學院 | 醫(yī)藥 |
5 | 二本 | 魯東大學 | 綜合 |
6 | 二本 | 湖南商學院 | 財經 |
7 | 二本 | 聊城大學 | 綜合 |
8 | 二本 | 山東建筑大學 | 理工 |
9 | 二本 | 齊齊哈爾大學 | 綜合 |
10 | 二本 | 北京聯合大學 | 綜合 |
11 | 二本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 醫(yī)藥 |
12 | 二本 | 北方工業(yè)大學 | 理工 |
13 | 二本 |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 理工 |
14 | 二本 | 重慶理工大學 | 理工 |
15 | 二本 | 青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16 | 二本 | 天津商業(yè)大學 | 財經 |
17 | 二本 | 青海民族大學 | 民族 |
18 | 二本 | 貴州民族大學 | 民族 |
19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20 | 二本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財經 |
21 | 二本 | 吉林財經大學 | 財經 |
22 | 二本 |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 師范 |
23 | 二本 |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 醫(yī)藥 |
24 | 二本 | 北京服裝學院 | 理工 |
25 | 二本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理工 |
26 | 二本 | 大連海洋大學 | 農林 |
27 | 二本 | 青島農業(yè)大學 | 農林 |
28 | 二本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師范 |
29 | 二本 | 長春大學 | 綜合 |
30 | 二本 | 吉首大學 | 綜合 |
有哪些民辦師范類大學
1、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全國排名第14,屬于5★中國一流民辦大學;
2、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全國排名第42,屬于4★中國高水民辦大學;
3、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全國排名第48,屬于4★中國高水民辦大學;
4、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全國排名第57,屬于3★區(qū)域一流民辦大學;
5、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全國排名第60,屬于3★區(qū)域一流民辦大學;
6、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全國排名第70,屬于3★區(qū)域一流民辦大學;
7、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全國排名第77,屬于2★區(qū)域高水民辦大學;
8、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全國排名第89,屬于2★區(qū)域高水民辦大學;
9、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全國排名第94,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10、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全國排名第121,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11、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全國排名第122,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12、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全國排名第131,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13、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全國排名第132,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14、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全國排名第133,屬于1★區(qū)域知名民辦大學。
三、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英文: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簡稱:楊凌職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國家級重點中專陜西省農業(yè)學校、陜西省水利學校和省部級重點中專陜西省林業(yè)學校合并組建,學院歷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楊虎城將軍創(chuàng)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附設高職。建校87年以來,共培養(yǎng)各類專業(yè)技術人才24萬多名,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后榮獲省級以上獎勵60多項。2020年5月,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公布,學院榮膺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7位(陜西第1位),穩(wěn)居全國高職教育第一梯隊。 學院地處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譽的關中原,是我國農業(yè)硅谷、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農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示范區(qū)——楊凌的主要駐區(qū)單位。東距西安60公里,西距寶雞80公里,隴海鐵路、西寶高鐵和連霍高速公路、西寶中線貫通東西,交通便利。學院占地1630畝,校舍建筑面積50萬方米,固定資產10億,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擁有現代化、生產性校內實驗實訓室336個,校內實訓基地45個,校外實基地139個,校外產學研示范基地11個,頂崗實和實踐基地372個。館藏圖書128.36萬冊,訂閱期刊1300余種,電子圖書46萬冊,電子期刊21萬冊。 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21966名,其中百萬擴招學生2039名,F有教職工1031人,其中教授63名、副教授333名,具有“雙師”素質專任教師483名,外聘兼職教師682名。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陜西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2人,省部級教學名師16名,各類學會評選教學名師23名,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省級師德標兵2人,師德先進個人2名,省級師德先進集體4個,陜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3人,陜西省蜂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1人,陜西省蜂業(yè)、梨、莓類、花卉等產業(yè)體系崗位專家12人,“三區(qū)”科技人才15人。教師先后主、參編正式出版教材1500多種,公開發(fā)表論文6000篇,其中核心期刊3300多篇。獲得國家和省部級教學及科研推廣成果獎43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21項,地廳級科研成果獎26項,培育小麥、花椒等新品種19個,專利300余項。學院科研、教研項目、經費、獎項及項目等多年來居全省高職院校首位。 學院設有14個分院(部),8大類73個高職專業(yè),2個本科聯辦專業(yè)。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專業(yè)6個,國家骨干專業(yè)17個,省級“一流”建設專業(yè)19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6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4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6個。主持國家專業(yè)教學資源庫3個,參加國家級專業(yè)教學資源庫13個,主持省級專業(yè)教學資源庫6個,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部級和行指委精品課程27門,省級精品在線課13門,院級精品資源課96門,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4門。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27項。設有全國大學英語、計算機等級考點。設有陜西省中職校長培訓基地、陜西省中職骨干教師培訓基地、陜西省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等7個基地,建有華北水電學院等5所本科院校函授站。創(chuàng)辦有《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高職教育研究》等刊物。 學院堅持走“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之路,依托“百縣千企聯姻工程”和“中國楊凌現代農業(yè)職業(yè)教育集團”兩大臺,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省內外142個縣(區(qū))政府、1332家企業(yè)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建有3個校企合作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60多個企業(yè)訂單班、13種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開辦了“中國水電十五局水電學院”“陜建集團建筑見學院”等9個企業(yè)(產業(yè))學院。在全省建立產學研基地11個,探索形成了技術服務型、基地示范性、科技包村型、專家大院型和企業(yè)帶動型五種農業(yè)高職院校產學研示范推廣模式,彬縣基地被農業(yè)部確定為“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集成示范基地”。聚焦精準扶貧,在麟游縣、太白縣、旬邑縣建立2個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和1個網絡電商臺,實施10余個產業(yè)扶貧項目,形成了職教扶貧高職范式。 重視國際合作,與澳大利亞、德國等10個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招收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外國留學生;引進荷蘭朗蒂斯教育集團現代農業(yè)技術課程資源;開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yè)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業(yè)科技項目建設,在哈薩克斯坦設立現代農業(yè)技術培訓中心;加入《悉尼協議》,開展國際專業(yè)認證研究與實踐;與新西蘭林肯大學、新西蘭商學院開展“2+1+2”專升碩留學生培養(yǎng)計劃。 學生工作堅持“教育科學化,管理規(guī)范化,服務親情化”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正禾”育人工程,通過實施10個育人項目、開展60項支撐活動,形成了“目標引領、項目實施、要點突出、學分明確、活動支撐”育人體系。創(chuàng)新實施“四位一體”人才培養(yǎng)方案,注重德技并修,以學分為導向,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落到實處。以“十大節(jié)慶主題教育”品牌為引領,把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個性化教育、行為養(yǎng)成教育與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日常學習生活緊密銜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五年,學生參加各類職業(yè)技能大賽獲得國賽獎項400多項次,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穩(wěn)定在96%以上。形成了以大中城市為中心、覆蓋全國、輻射國外的就業(yè)基地網絡,建立了以中國水利水電集團、陜西建工集團、西北電力建設集團、中鐵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yè)為引領的70多個就業(yè)集團企業(yè)基地。學院先后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工作先進集體”“首批50所全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驗高!薄瓣兾魇「咝>蜆I(yè)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學院將始終牢記先輩們“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初衷,秉承“明德強能,言物行恒”的校訓、“照準目標,矢志不渝”的學院精神、“質量立校,名校,人才強校,改革興校,開放辦校,依法治!钡霓k學理念,以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fā)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以內涵建設、質量提升,構建一流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一流的專業(yè)發(fā)展體系、一流的人才和人事管理體系、一流的支撐和保障體系,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職名!。(數據更新至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