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根據(jù)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西北民族大學在云南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的分數(shù)在441至533分,位次為91329至17286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1至533區(qū)間才能上西北民族大學。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學

1、2022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只招少數(shù)民族):理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918名;

2、2022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預科):理科最低分需要4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423名;

3、2021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人口較少民族預科):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0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441名;

5、2020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只招少數(shù)民族):理科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329名;

6、2022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加試藏語文專業(yè)):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7、2021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只招少數(shù)民族):文科最低分需要5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675名;

8、2020年云南考生上西北民族大學(只招少數(shù)民族):文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688名;

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二、西北民族大學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北民族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61 19590 國民委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59 76350 國民委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65 71918 國民委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71 67573 國民委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74 65423 國民委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 - 國民委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25 33544 國民委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45 23728 國民委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48 22383 國民委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54 19704 國民委

2、2021年西北民族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62 18890 國民委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 - 國民委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65 72328 國民委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68 70277 國民委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79 62991 國民委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 - 國民委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 - 國民委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36 22675 國民委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37 22229 國民委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47 18165 國民委

3、2020年西北民族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62 23441 國民委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441 91329 國民委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455 81800 國民委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483 63431 國民委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493 57202 國民委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 - 國民委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492 36688 國民委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20 22403 國民委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33 17286 國民委

志愿填報看分數(shù)還是看排名

高考填志愿看排名比看分數(shù)穩(wěn)妥。排名是很重要的。

全省排名與學校錄取直接掛鉤,學校都是按專業(yè)和人頭錄取的。參考分數(shù)填志愿風險較大,雖然決定你排名的是分數(shù),但是說不準今年難還是上年難,分數(shù)起伏較大的情況常有,今年超出一本的分與往年超出一本對應的學校比不太可信,在每一分數(shù)間隔同分的同學人數(shù),也決定了你的全省排名。而省排名則客觀反映你的分數(shù)層次,是分數(shù)的最好劃分。

在看往年排名時,要注意一段一分表,預估前年自己的排名,根據(jù)學校最低錄取排名對比填報。同理,在劃分時分數(shù)作為小參考,在學校各年的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上,提高或降低幾十分來選擇性預估今年分數(shù),最后根據(jù)自己分數(shù),大膽填報去年高分志愿。

如何查詢高校位次分

以河南為例,如果想報考鄭州大學,可以登錄鄭州大學官網(wǎng)。然后點開分數(shù)線,就可以看到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

查出院校的錄取最低分以后,查出河南一分一段表,看看最低分對應的位次是多少。然后根據(jù)所在省份高考一分一段表,找出自己成績所在的位次,根據(jù)位次,再對應去年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興趣等效分數(shù)。(大概分值,不可能那么準確)

然后再進入所報院校官網(wǎng),看自己的等效成績與院校的錄取最低分差別大小,決定是否填報高考志愿。當然高考考生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所能填報的院校。點擊按分選大學,輸入賬號、驗證碼,輸入分數(shù),就可以看到能夠填報的院校了。

三、西北民族大學最新介紹

西北民族大學坐落于“一帶一路”重要節(jié)點城市蘭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學府,隸屬于國家民委,是國家民委與教育部、國家民委與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肅省確定的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學校肇始于1941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chuàng)建的民族學院,后民族學院并入延安大學,1949年延安大學更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基礎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學校以“優(yōu)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校設有西北新村校區(qū)、榆中校區(qū)和附屬醫(yī)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附屬幼兒園,校園總面積1776余畝,總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圖書館藏圖書文獻等406萬余冊/件(含電子圖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5億余元。歷經(jīng)七十余年的發(fā)展,學校形成了以“黃土地”和“黃河”為表征,以“樸實無華,甘于清貧,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和“志存高遠,奔流不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西北民族大學精神,為國家培養(yǎng)了19萬余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 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設有25個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yè)涵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個門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1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13個,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qū)招生。現(xiàn)有師生3萬余人。 學校擁有“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突出貢獻集體”1個,“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專業(yè)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全國勞動模范”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6人;有省部級重點學科27個,在甘肅省“雙一流”學科建設中,民族學為優(yōu)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民族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為特色學科。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4個,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7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1門,是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單位。 學,F(xiàn)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發(fā)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1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其他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庫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1個。建有國家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4個,其他省部級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10個。定期出版發(fā)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來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我最喜愛的優(yōu)秀甘版期刊”。 近年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00余項,先后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編纂出版《格薩爾文庫》,成為新時代《格薩爾》研究的學術重鎮(zhèn)。出版英、法藏敦煌文獻,被譽為敦煌文獻整理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學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入選“甘肅省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第一批骨干企業(yè)”,為國內新冠肺炎病毒滅活疫苗提供了70%以上的生產用血清。學校先后同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等數(shù)十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系,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實質性合作交流。 在玉樹地震救災中,中國語言文學學部師生受到了*、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嘉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學校附屬醫(yī)院選派32人白衣執(zhí)甲、馳援武漢,彰顯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團結大愛。學校先后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多次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單位”,榮獲“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高地、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模范之地、服務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特色智庫,為建設高水平現(xiàn)代化綜合大學而努力奮斗。 (2021年11月15日更新)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