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華東師范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2024-05-30 07:00:46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根據(jù)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華東師范大學在云南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的分數(shù)在639至644分,位次為1976至338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39至644區(qū)間才能上華東師范大學。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華東師范大學

1、2022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76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32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8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7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華東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9名;

2025年云南考多少分能上華東師范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二、華東師范大學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43 1976 教育部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55 357 教育部

2、2021年華東師范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39 1732 教育部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52 338 教育部

3、2020年華東師范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65 1408 教育部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44 419 教育部

新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住登錄的賬號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記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系統(tǒng)修改密碼而進行重新登錄。

2.根據(jù)新形勢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報志愿要將院校代號和專業(yè)代號填到志愿欄里面,一定要記住代號,并且不要填錯欄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認真檢查填寫的信息,確認無誤后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就保存不了,就會白寫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錄信息查詢完之后,或者中途離開頁面時,也要按照上述步驟認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碼被她人篡改。

二本分數(shù)低的公辦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辦學性質批次2022最低分數(shù)線
山東工商學院公辦二本426
淮北師范大學公辦二本457
邵陽學院公辦二本449
徐州工程學院公辦二本428
閩南師范大學公辦二本426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公辦二本426
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公辦二本431
吉林師范大學公辦二本433
贛南醫(yī)學院公辦二本426
河北中醫(yī)學院公辦二本457
淮陰工學院公辦二本426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公辦二本426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公辦二本426
鹽城師范學院公辦二本430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公辦二本426
紹興文理學院公辦二本426
哈爾濱師范大學公辦二本457
渭南師范學院公辦二本455
臺州學院公辦二本426
張家口學院公辦二本446
湖北民族大學公辦二本436
蘭州財經大學公辦二本445

三、華東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華東師范大學是由國家舉辦、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和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chuàng)辦的。1959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16所重點院校之一。1972年學校與上海師范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師范大學。1978年學校再次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1980年學;謴腿A東師范大學校名。1986年學校被國務院批準成為設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學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據(jù)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戰(zhàn)略部署,學校啟動閔行校區(qū)規(guī)劃建設,并于2006年主體搬遷到閔行校區(qū),形成了“一校兩區(qū)、聯(lián)動發(fā)展”的辦學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重點共建華東師范大學,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全面開啟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征程。 立德樹人,攀高行遠。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第一所師范大學,學校始終秉承“智慧的創(chuàng)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fā)展”這一崇高大學理想,恪守“求實創(chuàng)造,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全面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決策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按照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確定的建設目標路徑,圍繞“育人、文明、發(fā)展”責任使命,持續(xù)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重點實施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引領、學科科研優(yōu)化提升、國家戰(zhàn)略精準對接工程,聚焦“教育+”“生態(tài)+”“健康+”“智能+”“國際+”五大行動計劃,分三步實現(xiàn)一流辦學目標:2020年建成鮮明、優(yōu)勢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大學,到2035年接世界一流大學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xiàn)“建教育強國”和“以教育強國”的光榮事業(y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校目前設有4個學部:地球科學學部、教育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部、信息學部;31個全日制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外語學院、傳播學院、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發(fā)展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統(tǒng)計學院、亞歐商學院、數(shù)學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城市與區(qū)域科學學院、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海洋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學院、數(shù)據(jù)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4個書院:孟憲承書院、經管書院、大夏書院、光華書院;2個實體教學科研研究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14個校管科研臺機構(含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崇明生態(tài)研究院、城市發(fā)展研究院、“智能+”研究院、轉化科學與技術聯(lián)合研究院、腦科學與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院、歷史與文獻研究院、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產業(yè)技術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2個管理型學院: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fā)展學院、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另有設在學校的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可授予22種碩士專業(yè)學位,以及教育博士專業(yè)學位,有2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5個本科專業(yè)。擁有3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6個上海市高峰學科(I類2個,II類2個,IV類2個),1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和17個上海市一流學科(A類4個,B類13個)。學校有教職工4,449人,其中專任教師2,401人。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教師2,090人,其中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院士)19人,國家及上海市其他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30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38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780人,碩士研究生17,238人;在校留學生(學歷生)1,504人。學校主要校區(qū)為閔行校區(qū)(地址為上海市東川路500號)和中山北路校區(qū)(地址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校園占地總面積約207公頃。 學校理工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級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戰(zhàn)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學校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民政部研究中心,1個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實驗室,2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1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學校文科擁有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7個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1個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7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6個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工作室,4個上海高校智庫,1個中國老齡協(xié)會老齡科研基地,10個上海高!傲⒌聵淙恕比宋纳鐣茖W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地,F(xiàn)有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計劃2.0基地1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學校主辦、承辦和合辦各類中文期刊23種、英文期刊7種,兩校區(qū)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文獻總量486.67萬余冊、各類電子文獻數(shù)據(jù)庫161個(462個子庫)。學校成立教育集團,現(xiàn)有自辦與合作舉辦的附屬中小學、幼兒園共58所(正式招生辦學)。學校繼續(xù)教育堅持管辦分離,積極對接國家戰(zhàn)略,探索培育高品質非學歷教育項目,注重推進內涵式發(fā)展,統(tǒng)籌提升社會效能和經濟效能。 學校注重國際合作交流,先后與里昂高師等法國三所高等師范學院、美國紐約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俄羅斯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圣彼得堡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與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合作與交流協(xié)議。與里昂高師等法國三所高等師范學院成立中法聯(lián)合研究生院;與法國里昂高師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會與科學聯(lián)合研究院;與美國紐約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上海紐約大學,是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創(chuàng)辦的大學;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作共建亞歐商學院;與以色列海法大學合作共建轉化科學與技術聯(lián)合研究院;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共建先進科學與技術聯(lián)合研究院。學校設有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作為中方合作院校建設4所孔子學院和2所獨立孔子課堂。 (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11月)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