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1】
作為一個中學生的媽媽,更是作為一個從事心理咨詢的心理工作者,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困惑和感受。
前兩年做中學生的咨詢,我很是有把握,從沒亂過分寸,做好的,感謝的不算少,蠻自信。
今年中學生的咨詢,讓我著實冒了虛汗。
為什么?是技術退步?不太可能。是以前做的就沒那么好?也不對,因同學和家長的反饋是真實的。那是什么原因呢?
前兩年我的兒子是小學階段,在孩子教育上,一是孩子聽話學習不用太操心,二是自己對教育自己孩子還是有把握。現在孩子上了初中,著實讓我也和許多家長一樣慌亂、無助、不知如何是好。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孩子是處于青春期,開始爭取人格和行動的自由,對家長的看法由尊重、仰慕到挑剔、頂撞,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和小秘密,感到自己是個大人,要爭取做大人的自由、受尊重和權力,隨著身體的發(fā)育,有了大人的體征,聲音也明顯的變啞,像這些特點我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可以說熟記在心,也想到他到逆反期我應如何對付等等。
但實際的感覺是,我對孩子不愿意與大人溝通,不愿意給你多談同學、老師和考試等事,不愿意讓你多說話,尤其詢問性的,對自己的事物進行了近乎全面的封鎖。作為家長是最想知道的,可作為孩子是最不想讓你知道的,當出現這樣的溝通斷裂后,家長煩躁,孩子得意。在面對學習成績下降的問題,孩子現出我盡力了,可沒辦法,家長卻焦躁的想方設法。
我就在這種對抗和沖突中,想過打他一頓,打改了,可不管用,來硬的更麻煩。更不給說話,或他只給說氣話,形勢困難到我想哭,有人打我一頓才好,我知道這樣錯了,不利于解決問題。
我就這種冷戰(zhàn),也想過放棄,自己安慰自己,像自己沒人管不一一樣長大,不學就不學,長大他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不了就掃大街,只要他快樂也行,還安慰自己:好人不用管,管的沒好人。愛咋地就咋地吧,我感到無力感,沒法,不管到落了一身輕松。眼不見心不煩。但我知道這種方法肯定不行,因我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說,這是沒法后的逃避。
當時間在無奈、生氣、埋怨中一天天過去時,我感到我作為家長的責任沒盡到,我又有種罪惡感。
我在想,如果不能溝通的話,責任應該是各半的,不能把所用責任歸咎于孩子,歸咎于孩子的青春逆反期。這只是找到一個合理化的理由。我也有問題,我先該我的。
我的問題是:
1、說話過激,看成績重于看本人;
2、打著愛孩子的旗號,放大了孩子的缺點;
3、因方法失效而惱羞成怒,動粗;
4、方式方法與小學管理沒多大區(qū)別;
5、不夠尊重孩子;
6、對名次比較在意;
7、有以孩子學習好為榮,學習不好為恥的嫌疑;
8、沒有真正了解孩子哪不會,哪不好,為什么不好,更不理解孩子的苦衷;
9、不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一味責怪孩子學習不努力,學習不見效等等。
當然還有很多,大概就寫這些吧。
我的改正方式:
1、愛孩子,從心里愛孩子,看孩子的好,如有不好,就幫他改好是為了好的更多些。
2、尊重孩子,商量,同意用他喜歡和能接受的方式一同協(xié)商。
3、我試著做他的作業(yè),去理解作業(yè)的結構和難點,重點,同時體會時間和效率的關系。
4、一同做他愿意接受的練習題。
5、一同制定他能做到的作息、計劃和學習效率。
6、不發(fā)脾氣,萬事有因果,我是愛孩子,而不是愛孩子的學習。
7、做不到,一同找原因,不急著達到結果。
8、監(jiān)督孩子按自己計劃執(zhí)行的力度,提問、聽寫、做題考察。
9、放手管理,堅持原則。
10、讓孩子幫我做事。
我不知能有怎樣的結果,但我們現在的溝通較以前好一點點。
我當然期望學習好,但在可望不可求的情況下,先學做人,他做好快樂的孩子,我做好盡職的媽媽,我想一個開心的人即便不定學習目標,我不相信他一點也不學。同樣一個不開心的人,即便定了目標,也不一定能學得進去。
又有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優(yōu)秀的呢?其實做起優(yōu)秀很難,就像我們當初也不優(yōu)秀一樣。
盡力啦,健康、開心,現在能跟上就行。
我不在要求太高,平常心做普通媽媽的事,如果想優(yōu)秀,那就自己努力。因為我只是個平常的人,你平常也沒太大關系。
當我已放平心態(tài)后,正趕上個學校的家長會,老師老生常談地說了學習的方法和要求,又把孩子分成了:極品生、精品生、中間生、潛力生,并請兩位家長上臺講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看到學習好的家長對孩子的小心翼翼,孩子同樣存在這逆反、頂撞、不好管、貪玩等等現象,家長也同樣遇到我們遇到的困惑、難受、迷茫、忍著、著急等等癥狀。我釋然了。其實我們孩子都差不多,我們做家長的遇到事也都差不多。
既然孩子表現是大多孩子的共性,我們遇到的也大多是家長的共性,那就沒太多擔心,只要我們耐下心來,解決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那些是孩子的共性,那些是孩子問題的個性,我們持續(xù)的了解自己孩子。因時間在變,孩子也在變,肯定是有我們不了解孩子的地方,更不理解孩子的地方,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因時間在變,我們也在變,我們確實不了解孩子,可能更不了解變化后的、現在的自己。
我試著做愛孩子,接受孩子的過錯和不完美,我們力爭一起做的更完美。盡力,盡力,不去想盡力后一定是成功和提升。結果由他去吧。
從作為心理咨詢師的角度來講,沒有體驗也可以把咨詢做好,有句經典的話是:能治好癌癥的醫(yī)生,一定要經歷癌癥嗎?
但我從這次孩子的鬧心上體驗到的是,有經驗和經歷的話,會把此類的咨詢做的更好,而且很必要。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2】
我們有很多家長,寄信給我們她們在教育中總結的經驗,現在《精英家庭教育寶典》和大家分享這位家長的總結:
自信:自信應放在首位,因為只有那些對自己具有充分信心的人才敢于對各種人生險境進行挑戰(zhàn)。父母在孩子心中燃燒自信火花的秘訣在于“仔細觀察你孩子潛能所在,然后慢慢地在那個領域里引導”。
激情:沒有激情,什么事也別想做成。對于孩子來說,激情不要強輸硬灌,許多孩子天生就很有激情,但這種激情之苗不一定能長成大樹,因為它很脆弱,容易被輕蔑、嘲笑或失敗所摧毀。
同情:當孩子們聽說或看見小貓死了,便會撅起嘴哭,孩子們天生具有感受生物痛苦的特性。這種精神品行可以保持一生,也可以早早夭折,這一切取決于孩子所處的家庭氛圍是否對別人真誠地關心和同情,孩子是否經常目睹父母對不幸者作出犧牲。
尊重與敬業(yè):這雖是兩個過時的詞匯,但現代人必須緊緊拽住它們不放。以前有許多麻煩事兒,都是因為人們對某些事物缺乏堅定的敬仰而造成的。尊重與敬業(yè)的品質可以從小培養(yǎng),你必須要求,要求,再要求。
自我更新:對現代人來說,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質之一。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人在社會的變革面前往往束手無策。人天生都不堅強,幫助你的孩子慢慢獲得堅強應變的捷徑,就是培植那些能克服和排除精神脆弱的種種品質。
幽默:幽默,也是一種應變能力,它具有奇妙的融合力。
永懷希望:這種品性可以說是最為人們所需要的。具備這種品性的人能在晦暗的年代看到光明,任何挑戰(zhàn)都可以接受,任何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
教育孩子的各種技巧,也希望各位家長因材施教。孩子是未來的棟梁之才,《精英家庭教育寶典》針對3~16歲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30天改變孩子的一生,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