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中央民族大學在天津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的分數(shù)在631至659分,位次為7232至3639位次區(qū)間內(nèi),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31至659區(qū)間才能上中央民族大學。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中央民族大學
1、2022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32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70名;
3、2022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史)最低分需要6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02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77名;
5、2021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77名;
6、2021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69名;
7、2021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史)最低分需要6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69名;
8、2020年天津考生上中央民族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29名;
二、中央民族大學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央民族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6 | 7232 | 國民委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9 | 5070 | 國民委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51 | 4761 | 國民委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52 | 4625 | 國民委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史 | 本科A | 654 | 4302 | 國民委 |
2、2021年中央民族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1 | 7166 | 國民委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7 | 4777 | 國民委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47 | 4777 | 國民委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51 | 4269 | 國民委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史 | 本科A | 651 | 4269 | 國民委 |
3、2020年中央民族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9 | 5135 | 國民委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51 | 4822 | 國民委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57 | 3929 | 國民委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 本科A | 659 | 3639 | 國民委 |
本科中外合作什么意思
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nèi)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有兩種辦學方式:一是學歷教育項目,二是非學歷教育項目。注意:就讀非學歷教育項目的,若該項目未能獲得教育部審核認證,即不能承認該項目所獲學歷。
中外合作辦學的兩種方式
一是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tǒng)招考試,填報志愿,畢業(yè)后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fā)的文憑(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一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愿,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后,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yè)后獲得外方學校頒發(fā)的文憑(如: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與荷蘭萬豪勞倫斯坦瓦格寧根大學(原荷蘭勞倫斯坦國際農(nóng)學院)合作舉辦園藝專業(yè)非學歷項目)。
高考怎么用一分一段表看位次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wǎng),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位次排名情況,數(shù)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wǎng)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位次。
詳細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wǎng)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wǎng)站以后輸入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xiàn)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zhuǎn)以后可以看到該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zhuǎn)以后進入到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shù)對應的人數(shù)以及排名情況了。
考生位次,則是原高考基于文理分科、分批招生錄取規(guī)則而形成,是分文理和分批排名的。新高考,同一個考生在同一類別里只有一個位次,原高考,同一個考生可能有多個名次。
三、中央民族大學最新介紹
中央民族大學(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學府林立的海淀區(qū),南鄰國家圖書館,北依中關村科技園,校園環(huán)境典雅,古樸幽美,人文氛圍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坐落于青龍湖畔的豐臺校區(qū)于2021年9月正式啟用,具有中式經(jīng)典、山水校園風貌特點,徹底提升了“大文化”與“小空間”的匹配度,為中央民族大學跨越式發(fā)展提供了新起點。 中央民族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chuàng)建的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中央政府批準,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2004年學校先后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02年,國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重點共建中央民族大學的協(xié)議》,加快了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步伐;2017年順利進入“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行列,F(xiàn)任校黨委書記張京澤、校長郭廣生。 黨和國家歷屆領導集體始終非常關心和重視中央民族大學的建設和發(fā)展。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先后17次接見學校師生代表。1993年學校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時,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新校名。2001年6月,朱镕基同志到校視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學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學”的奮斗目標。同年,胡錦濤、李嵐清等領導同志親自審批了國家民委、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四部委聯(lián)合上報的《關于進一步辦好中央民族大學的請示》。2009年,*同志在視察學校工作時指出:“中央民族大學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中具有重要地位,為國家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為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經(jīng)過70年的發(fā)展建設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已經(jīng)成為踐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培養(yǎng)各民族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地。 學校建校之初,一批學界名流,如潘光旦、吳文藻、費孝通、翁獨健、吳澤霖、馮家昇、楊成志、林耀華、傅樂煥、于道泉、聞宥、馬學良、王鍾翰等到校任教,成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奠基人,F(xiàn)有教職工總數(shù)為1945人,其中專任教師1159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69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shù)的60.2%。他們當中有戴慶廈、牟鐘鑒、胡振華、劉秉江、馬躍、糜若如、李魁正、楊圣敏、金炳鎬、班班多杰等知名專家學者,還有不斷涌現(xiàn)的諸多中青年新秀,已漸成學界翹楚。另外,學校每年都聘有一批外籍專家任教。學校目前有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1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31人,省部級以上創(chuàng)新團隊10個。學校與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荷蘭萊頓大學等30所世界頂級和一流大學,每年都有一批在相關學科領域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來校訪問講學、交流。 學,F(xiàn)有1個學部、23個學院,有覆蓋11個學科門類的67個本科專業(yè)、2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6個、省部級交叉重點學科4個,其中城市民族學、民族藝術學、質(zhì)譜成像與代謝組學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2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7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yè)1個,1個四部委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2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近4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設立或委托建設的科研平臺,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8年學校被北京市教委批準為北京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園。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qū)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19390人,其中本科生12075人、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184人、碩士研究生5938人、博士研究生1193人;本預科生中,少數(shù)民族學生比例將近50%。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和“北京市外國留學生獎學金”留學生接收學校,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500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20萬余名各民族畢業(yè)生。其中有知名專家學者近千名,少數(shù)民族省部級領導干部近百名,地廳級領導干部近千名,縣處級領導干部萬余名,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的民族團結與發(fā)展事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央民族大學已成為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團結表率的搖籃。 學校現(xiàn)占地面積為38萬平方米,校園建筑面積59.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余萬平方米。新校區(qū)位于北京豐臺區(qū)青龍湖畔,占地面積81萬平方米,2021年9月第一批近5000名學生正式入住。學校擁有各類圖書和電子圖書500萬余冊,民族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圖書文獻資料藏量居國內(nèi)高校前列。學校出版社是全國民族學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期刊社編輯出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民族教育研究》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多本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刊物。民族博物館藏有5萬余件珍貴的民族文物,已經(jīng)成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教學實踐基地。 當前,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思想,特別是**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實施質(zhì)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管理強校和開放辦校五大戰(zhàn)略,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和攻堅克難的勇氣,奮力推進“雙一流”建設,開啟學校發(fā)展新征程、開創(chuàng)學校事業(yè)新局面。(以上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