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四川高考分數線 > 正文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大風車考試網

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的分數在467至494分,位次為140206至36379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7至494區(qū)間才能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566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206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798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379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206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395名;

四川考多少分能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二、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68 136566 市教委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11 36379 市教委

2、2021年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67 140206 市教委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11 37206 市教委

3、2020年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477 135798 市教委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494 37395 市教委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分數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yōu)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guī)則與單個志愿的投檔規(guī)則不一樣,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數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就占有優(yōu)勢,優(yōu)先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投檔系統(tǒng)將嚴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績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投檔。

高考志愿如何選學校

一、學校概況不能略掉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學校的性質、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qū)的院校,考生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qū)就讀,其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蛐^(qū)的字樣。

二、錄取原則不能馬虎

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專業(yè)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yè)報考等具體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會給出明確的調檔比例、退檔情況等錄取標準。

當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時,你就可以對比二者的齒輪是否吻合,用調檔分數線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較,這會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錄取率。

三、單科成績不能忽視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單的時候,看見總分500多或600多,達到了理想院校的調檔線時就得意忘形,以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卻還是因為沒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單科成績,填錯了志愿,導致高分落了榜。

三、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創(chuàng)辦于2000年,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學校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被確定為全國應用技術型大學戰(zhàn)略試點研究高校。2017年,學校獲批重慶市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試點單位,也是重慶市迄今唯一一所立項建設碩士專業(yè)學位點的民辦高校。 學校位于重慶市合川區(qū)草街街道,坐落于鳳凰山麓、鐘鼓溪畔,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抗戰(zhàn)時期重慶辦學之地。學?偨ㄖ娣e50.0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學校面向全國22個。ㄊ、自治區(qū))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辦學20年來,學校始終把做有社會責任的高水平民辦本科高校作為辦學的第一要旨,認真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著力打造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yǎng)水平高、技術研發(fā)能力強的全國一流應用型民辦大學。 學,F(xiàn)有14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yè)和1個?普猩鷮I(yè),涵蓋文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和農學等9大學科門類。自2018年起,開展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重點建設法律、電子信息、藝術、教育碩士等專業(yè)學位點。有與中興通訊共建的“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基地”,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市級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市級及以上質量工程項目近百項。 學,F(xiàn)有專任教師115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部級教學名師2人,省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8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重慶市“優(yōu)秀教師”“最美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等7人。設有重慶市歐美同學會海歸博士工作站。 學校教學資源豐富,有21個建制實驗(訓)室,19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各類實驗(實訓)分室152個。有館藏紙質圖書212.27萬冊,電子圖書123.20萬種,中外文獻數據庫20多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5032.50萬元。學校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重慶市高等學校市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重慶市首批一流專業(yè)1個、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8門;有合川區(qū)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5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個;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教改項目147項;出版著作教材102部。近3年,在各種學術刊物上共發(fā)表論文563篇,其中核心刊物217篇。 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師基本功展示、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全國性大賽中獲獎300余項,在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西南賽區(qū)、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重慶賽區(qū)等區(qū)域性比賽中獲得市級以上獎項1000余項。學校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chuàng)話劇《畢業(yè)季》,作為重慶市唯一入圍中國第四屆校園戲劇節(jié)的作品,榮獲“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中的“優(yōu)秀劇目獎”;師生創(chuàng)作的劇目《家園》參加重慶市第四屆大學生藝術節(jié)囊括全部五項大獎等。學校代表重慶市在第十、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獲得3枚金牌。學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全國先進社會組織”“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yōu)秀院!薄爸貞c市第二屆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三等獎”“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重慶市教育系統(tǒng)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民辦教育黨建學習基地”等榮譽稱號。 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輸送了6萬余名合格人才,已有千余人被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堅定*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和“厚德篤行,求真創(chuàng)造”的校訓,大力弘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大學精神,深入實施“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钡陌l(fā)展戰(zhàn)略,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優(yōu)質特色的全國一流應用型民辦大學。ǜ聲r間為2020年11月)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