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詩句大全 > 正文

畫鷹 杜甫閱讀答案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畫鷹 杜甫閱讀答案,這是杜甫年少時期寫的一首描寫鷹畫的詩,抒發(fā)了當時作者的凌云壯志。本文畫鷹 杜甫閱讀答案由大風車網(wǎng)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在杜甫的作品中,除了凸顯愛國和憂民抒懷的詩作外,還有一類特色的作品,那就是題畫詩,以下就屬于當中一首。其原文如下:

畫鷹
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畫鷹 杜甫閱讀答案:
1,作為一首“題畫詩”,本詩既描繪了詩人眼中所見之鷹,又寫到了詩人心中所想之鷹,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這種手法的妙處。
答:詩人這是運用了虛實(實寫與想象)結合的手法。實寫如“竦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的描寫展現(xiàn)了畫中鷹威猛敏銳、氣勢不凡的特點;虛寫(想象)如“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通過想象雄鷹與凡鳥搏擊的激烈景象,展現(xiàn)了鷹傲視群鳥、英勇不屈的特點。這樣的寫法使鷹的形象更加生動、豐滿。

2,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1)通過畫鷹神采飛動、氣勢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繪,表現(xiàn)了詩人對畫家高超技法的贊美之情。;(2)通過畫鷹欲取獵物的描繪,展翅搏擊的想象,表現(xiàn)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fā)的心志;(3)“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通過畫鷹搏擊凡鳥,其毛血灑落原野的想象描寫,表現(xiàn)出詩人鄙視平庸或憤世嫉俗的情感。
畫鷹 杜甫翻譯:
潔白的畫絹上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原來是畫鷹矯健不凡仿佛挾風帶霜而起。聳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蒼鷹的眼睛側目而視和猢猻的眼睛相似。
蒼鷹神采飛揚可摘除系著私繩的銅環(huán),懸掛在桿楹上的畫鷹氣勢靈動能呼出。何時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鳥”的毛血灑落在原野上。

畫鷹 杜甫字詞解釋:
⑴素練:作畫用的白絹。風霜:指秋冬肅殺之氣。這里形容畫中之鷹兇猛如挾風霜之殺氣。
⑵畫作:作畫,寫生。殊:特異,不同凡俗。
⑶攫身:即竦身。是收斂軀體準備搏擊的樣子。思狡免:想捕獲狡兔。
⑷側目:斜視。似愁胡:形容鷹的眼睛色碧而銳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為喻。愁胡:指發(fā)愁神態(tài)的胡人。孫楚《鷹賦》:“深目峨眉,狀如愁胡。”
⑸絳:絲繩,指系鷹的繩子。鏇:金屬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系的金屬環(huán)。堪摘:可以解除。
⑹軒楹:堂前窗柱,指懸掛畫鷹的地方。勢可呼:畫中的鷹勢態(tài)逼真,呼之欲飛。
⑺何當:安得,哪得。這里有假如的意思。擊凡鳥:捕捉凡庸的鳥。
⑻平蕪:草原。

畫鷹 杜甫背景:
該首題畫詩寫于713年——741年(開元年間)的末期,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于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

畫鷹 杜甫主旨:
詩人通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fā)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壯志。

畫鷹 杜甫簡析:
作者以其細膩傳神的筆觸,再現(xiàn)了畫鷹圖:白絹畫布騰起一片風霜肅殺之氣,令人不寒而栗,是因為畫家筆下的蒼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它一竦勁身你要攫獲鉸兔,雙目側視威猛下馴。絲絳環(huán)軸逼真可摘,畫懸廊間,如真鷹可呼之出獵。這樣的雄鷹,應當早日放飛搏擊凡鳥,血戰(zhàn)除庸。

畫鷹 杜甫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句句是鷹,句句是畫”(《杜詩解》)。與《房兵曹胡馬》約作于同時。作者借鷹言志,通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tài)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曲盡其妙”(《瀛奎律髓》),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fā)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

畫上題詩,是中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古代文人畫家,為了闡發(fā)畫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畫面上題詩,收到了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效果。為畫題詩自唐代始,但當時只是以詩贊畫,真正把詩題在畫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過,唐代詩人的題畫詩,對后世畫上題詩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其中,杜甫的題畫詩數(shù)量之多與影響之大,在整個唐代沒有超過他的人。

全詩共八句,可分三層意思:一、二兩句為第一層,點明題目。起用驚訝的口氣:說是潔白的畫絹上,突然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這種肅殺之氣,第二句隨即點明:原來是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繪畫的特殊技巧所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說:“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后描寫出畫面上所產(chǎn)生的肅殺之氣,這是正起。而此詩則先寫“素練風霜起”,然后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吸引著讀者。杜甫的題畫詩善用此種手法,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說:“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畫鶻行》的起筆說:“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說:“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這些起筆詩句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tài),是正面文章。頷聯(lián)的“攫身”就是“竦身”。“側目”,句見《漢書·李廣傳》:“側目而視,號曰蒼鷹。”又見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胡。”再見傅玄《猿猴賦》:“揚眉蹙額,若愁若嗔。”杜甫這兩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聳起身子的樣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從而刻畫出蒼鷹搏擊前的動作及其心理狀態(tài),是傳神之筆,把畫鷹一下子寫活了,宛如真鷹。頸聯(lián)“絳鏇”的“絳”是系鷹用的絲繩;“鏇”是轉軸,系鷹用的金屬的圓軸。“軒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畫鷹懸掛之地。這兩句是說系著金屬圓軸的蒼鷹,光彩照人,只要把絲繩解掉,即可展翅飛翔;懸掛在軒楹上的畫鷹,神采飛動,氣雄萬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從而描寫出畫鷹躍躍欲試的氣勢。作者用真鷹來作比擬,以這兩聯(lián)詩句,把畫鷹描寫得栩栩如生。

以上這兩聯(lián)中,“思”與“似”、“摘”與“呼”兩對詞,把畫鷹刻畫得極為傳神。“思”寫其動態(tài),“似”寫其靜態(tài),“摘”寫其情態(tài),“呼”寫其神態(tài)。詩人用字精工,頗見匠心。通過這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眼,把畫鷹描寫得同真鷹一樣。是真鷹,還是畫鷹,幾難分辨。但從“堪”與“可”這兩個推論之詞來玩味,畢竟仍是畫鷹。

最后兩句進到第三層,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托著作者的思想。“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毛血”句,見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至于“凡鳥”,張上若說:“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這是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來,此詩借詠《畫鷹》以表現(xiàn)作者嫉惡如仇之心,奮發(fā)向上之志。作者在《楊監(jiān)又出畫鷹十二扇》一詩的結尾,同樣寄寓著他自己的感慨:“為君除狡兔,會是翻鞲上。”

總起來看,這首詩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lián)對畫鷹神態(tài)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托著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龍《讀杜心解》評價說:“起作驚疑問答之勢。‘猩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