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生活學習 > 正文

發(fā)乎情止乎禮出自什么時候 發(fā)乎情止乎禮后面一句

大風車考試網

此句出自《詩經》,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原文: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發(fā)乎情止乎禮出自什么時候 發(fā)乎情止乎禮后面一句

“發(fā)乎情,止乎禮”描寫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著覺的情狀?鬃拥膶W生子復作傳曰“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也就是孔子主張的“樂而不淫”。

乎:是介詞,意思同“于”。

發(fā)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間產生;止乎禮:就是受禮節(jié)的約束。

發(fā)乎情,止乎禮:就是于情理之中而發(fā)生,因道德禮儀而終止,是古代形容男女關系的。意思是,男女之間的感情出自本能是可以的,但是要遵循禮法。不能逾越禮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茍合,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說到了禮法所允許的范圍就要停下來。根據詩詞的描述,這個界限主要是針對貴族,不能強搶民女,不能不顧女子的感受,不能因為情愛就做出逾越禮法的事情。

擴展資料: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chuàng)業(yè)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詩經》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洞笱拧返淖髡呤琴F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堆拧、《頌》中的詩歌對于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發(fā)乎情止乎禮后面一句

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出處】:詩經

【釋義】: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間產生受禮節(jié)的約束。

【賞析】: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主張。談情說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禮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茍合,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禮法所允許的范圍就要停下來,不能因為情愛就做出逾越禮法的事情。

(1)、發(fā)乎情止乎禮什么意思 發(fā)乎情止乎禮出自哪里

發(fā)乎情止乎禮出自什么時候 發(fā)乎情止乎禮后面一句

有一種感情,存在于男女之間,它低調而不失奢華,它無言而感人至深,它發(fā)乎情而止于禮!這種感情被稱為第三種感情!有這樣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發(fā)乎情止于禮第三種感情,是指已婚的人希望在婚姻之外為自己保留一個與異性交往的空間,但又忠貞于家庭、不影響婚姻的一種特殊的感情。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梁啟超和何惠珍正是如此,兩人一見傾心,苦苦相戀。借酒消愁,夜不能寐。情真意切的情詩寫了一首又一首,卻因梁先生已有家室,只...查看更多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