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理工大學在山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的分數在483至533分,位次為44804至7137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3至533區(qū)間才能上山東理工大學。
一、山西考多少分能上山東理工大學
1、2022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804名;
2、2021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639名;
3、2020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195名;
4、2022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221名;
5、2021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37名;
6、2020年山西考生上山東理工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24名;
二、山東理工大學在山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東理工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83 | 44804 | 省政府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489 | 13221 | 省政府 |
2、2021年山東理工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492 | 41639 | 省政府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38 | 7137 | 省政府 |
3、2020年山東理工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522 | 41195 | 省政府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533 | 7524 | 省政府 |
為什么211院校會招二本考生
這些211院校中的冷門專業(yè)或者新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就處于一種不尷不尬的境地。這些專業(yè)如果仍以一本的分數線來招生就會面臨招不滿的情況,完不成學校的招生任務,因此才降到二本的招生中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些地域性標志院校的211院校,面向本地區(qū)考生會有一些二本專業(yè)開放。
因此即使是本科二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211院校畢業(yè)的名牌畢業(yè)學生,對于那些專業(yè)要求不高,喜歡名校光環(huán)的考生,211院校的二本專業(yè)是個不錯的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高考考生登陸時需要輸入準考證號、報名號、密碼、身份證號、驗證碼等信息,然后點“登錄”按鈕進行身份驗證。只有以上信息的輸入全部正確,才能通過系統的身份驗證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2.如果考生輸入了以上正確的信息后仍不能通過身份驗證,可能的原因是系統內初始設置的該高考考生身份證號(或學籍號)與實際有誤,請聯系老師核對更改后再進行登陸。
3.考生首次登陸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其初始密碼為身份證號后6位數。
4.若考生首次登錄網上高考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密碼修改”頁面,被強制要求修改自己的初始密碼,這是為了確?忌纳矸莅踩;若非首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志愿類別鏈接頁面。
三、山東理工大學最新介紹
山東理工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6年,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齊文化發(fā)祥地——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為國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試點單位、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優(yōu)秀單位、全國大學外語教學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大學生KAB創(chuàng)業(yè)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山東省首批文明校園。 學,F有27個學院,24個校級研究院。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21個,本科專業(yè)72個,擁有3個省一流學科,擁有農業(y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學科,化學、工程學等學科已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學科專業(yè)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9個門類,已形成多學科協調發(fā)展的學科專業(yè)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學研究生4800余人。 學校分東、西兩個校區(qū)辦學,校園占地3600畝,校舍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37萬冊,電子圖書、期刊(含學位論文)815.5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9億元。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1個,設有全國重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擁有山東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教學類平臺28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技類研究平臺29個,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研究基地等省級社科類研究平臺14個。山東工程技術研究院、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信息庫設在我校。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優(yōu)先戰(zhàn)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堅持引育并舉,獲評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F有專任教師2350人,其中教授314人、副教授79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47人。擁有雙聘院士、海外院士、*、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領軍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等國家級人才34人次;山東省“一事一議”引進頂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選、中科院“*”、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泰山系列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等省部級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實施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工程,著力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笆濉币詠,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1項。擁有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7個、特色專業(yè)5個,首批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yè)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精品課程5門、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雙語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32部;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大紅爐眾創(chuàng)空間獲批科技部“國家備案眾創(chuàng)空間”!笆濉币詠恚瑢W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挑戰(zhàn)杯”等重大賽事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萬項。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和就業(yè)質量居省屬高校前列,第三方評估機構調研顯示,用人單位及畢業(yè)生滿意度高,獲評山東省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深化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模式改革,“十二五”以來,獲批省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提升項目71項,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61項,榮獲省優(yōu)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53篇,獲評首屆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管理與學科建設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針,積極為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主動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與地方共建112個科技研發(fā)和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榮獲“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突出貢獻高!薄!笆晃濉币詠慝@國家科技獎勵9項!笆濉币詠,學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委托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72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68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91項。新型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fā)泡劑重大發(fā)明專利被認定為“革命性、顛覆性”成果,獨占許可使用費達5.2億元,創(chuàng)全國最高紀錄,榮獲山東省專利特別獎。2017至2019年連續(xù)3年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4項。2018年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9項,一等獎數量位居當年省屬高校首位。2019年獲批省級大學科技園。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辦學,健全校院兩級國際化推進機制,已與美國、英國、俄羅斯等32個國家的11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擁有4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積極發(fā)展留學生教育,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院校,通過全國高等學校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笆濉逼陂g,來華來校留學生3810人。推進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與英國哈珀亞當斯大學和法國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3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面對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山東理工大學將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至善”的校訓,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守正創(chuàng)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識抓機遇,以有解思維破難題,大力實施優(yōu)勢學科強化戰(zhàn)略和人才工作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不斷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校地融合發(fā)展能力、文化引領社會能力,全面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體系、教師發(fā)展體系、校院運行體系和條件保障體系,凝心聚力,多措并舉,奮力推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征程! (數據截至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