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國情人節(jié)是我國有悠久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又稱乞巧節(jié)、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七娘會、仙緣會、雙七節(jié)、香橋會、仙橋會、天緣會、巧節(jié)會等。農(nóng)歷的七月七日這一天還有魁星節(jié)、曬書節(jié)、神仙節(jié)、七夕水、盤古王節(jié)(七月節(jié))以及耕牛生日等節(jié)日名稱。名稱不同,其過節(jié)的民俗內(nèi)容也不同。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名稱,這么多的不同過節(jié)方式,就是因為這個日子積淀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們對生活詮釋,所以難以放棄?v觀“七夕”在我國的發(fā)展史,凡是動亂時期它是最容易被人們淡化的,凡是安定時期又是最讓人掛牽的,F(xiàn)在又到了一個重新掛牽“七夕”的時期 了。
農(nóng)歷“七夕”,俗謂“中國情人節(jié)”——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即與七夕密切相關。宋人秦觀詞云:“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千載以降,這凄婉的詞句與天河中的牽?椗p星一起在人們的心頭閃耀——
超越時空的美麗傳說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流傳、發(fā)展、演變,有各種不同的版本,主要情節(jié)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孫女織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織云彩,也稱云錦天衣;牛郎是人間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頭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訴他,天上織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銀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織女的羽衣,這樣沒有了羽衣,織女就不能飛回天上了,就會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椗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
后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就會得到幫助。老牛死后,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來有一天,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不守天規(guī)”,“私奔”凡間,大為惱怒,就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想起老牛告訴他急難時披上牛皮會得到幫助的話,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飛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織女的關鍵時刻,王母娘娘拔下頭簪,在織女身后一劃,那劃痕就成了波濤洶涌的天河。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F(xiàn)在牛郎星旁的兩顆小星,稱扁擔星,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最后,牛郎織女的真情感動了天上的喜鵲,它們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麗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橋,讓這對相思一年的夫婦在這一夜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與愛情無關的七夕傳說
古人吟七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如今的七夕,已經(jīng)找不到這古詩中的浪漫,而只留下商家忽悠的“中國情人節(jié)”了。
人們甚至忘了七夕還有“乞巧”的習俗,就更別說“曬書”、“拜魁星爺”了。
倒是李商隱這首《七夕偶題》還能讓人想起很多: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而且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而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就把七夕叫“魁星節(jié)”,又稱“曬書節(jié)”,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跡。
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關于魁星爺,還有一些傳說故事: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丑,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甚至還寫了一首打油詩取笑他的長相。但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fā)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实酆軡M意,就錄取了他。
而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則有點悲傷,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升天成了魁星。
“曬書”的習俗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曬書”。這是在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李商隱詩中的“方信阮家貧”,則另有其他的意思,說的是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關于七夕的習俗很多,希望這些傳統(tǒng)習俗不要在我們的手中失傳。
“七夕”的發(fā)展
節(jié)日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管它的產(chǎn)生有多少個理由,如果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就會被無情地淘汰。“七夕”能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存在并發(fā)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上層統(tǒng)治者的參與和提倡。七夕正式定為國家節(jié)日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朝廷宣布在全國實行夏歷,并將二十四節(jié)氣訂入歷法,并明確: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陽及春秋社日、冬祭臘日等為節(jié)日,形成定制。七夕在漢代是個重要的慶祝日,因為漢武帝的生日是乙酉年(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誕生與漪蘭殿。又傳說元封五年(公元前110年)時,王母娘娘曾到皇宮會見過漢武帝,更給七夕加上一層神圣的光環(huán)。(2)神話故事的嵌入。牛郎織女故事起源何時,口頭傳說時期的事目前不好確定,就是古代所指的牛郎星、織女星究竟是哪顆星星,爭議也是比較多的。從現(xiàn)在據(jù)有的文獻資料看,把牛郎和織女說成相互愛戀、結婚、生子、被銀河分離、七夕相會形成完整故事是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社會震蕩,傳統(tǒng)的儒學受到?jīng)_擊,學術思想比較自由,民間文學非常發(fā)達。國家分成南北,戰(zhàn)爭使人民妻離子散,人們渴望統(tǒng)一安定的生活,于是牛郎織女一對恩愛夫妻被人為分割大河兩岸的悲劇引起同情,越傳越廣,越傳內(nèi)容越豐富,以至進入許多文人的作品中,使七夕從漢代以宮廷為主的歡慶節(jié)日,演變成以民間為主的情感節(jié)日。七月七日的民俗活動更加生動具體,傳說也越來越貼近平民百姓,如織女可以使婦女手巧,黃?梢允谷酥赂,神仙可以下凡接人上天離開人間苦難……為了延長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時間,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這樣的習俗:七月七日白天殺公雞,以免打鳴驚醒正在相會的牛郎織女。有人說西方節(jié)日以宗教為主,中國節(jié)日以親情為主,是有道理的。
(3)祭祀和宗教內(nèi)容的滲入推動節(jié)日民俗發(fā)展。南北朝以后,唐朝統(tǒng)一了全國,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在唐宋時期,牛郎和織女進一步神化,由被人同情的拆散夫妻而變成能主宰天下耕作和織繡的神仙,成為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共同祭祀的神靈。唐朝皇宮內(nèi)白天用陽起石染輕彩,作連理花千余朵,當午散于庭中,隨風而上為“渡河吉慶花”;晚上以錦彩結成樓閣,列花果酒炙,設坐以祀二星。宋代時又把牛郎、織女這一對神仙和佛經(jīng)天龍八部中的‘摩 羅’聯(lián)系起來,每到七夕把牛郎、織女制成土偶泥人形象,擺在桌上供奉。供奉摩 羅代表牛郎、織女到明代仍很盛行,不過除了泥制的還有木雕,甚或還有金銀制品。到了清代,七夕的民俗活動更加成熟,豐富,除了沿襲歷代流傳下來的供“五子”、賀雙星、求靈巧、水浮針、看巧云、拜魁星……以外,還增加上演《天河配》、《長生殿》節(jié)令戲,使七夕成為娛樂性很強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七夕”的文化特征
節(jié)慶是一種民俗文化現(xiàn)象、研究節(jié)慶文化應從這個節(jié)慶的文化精神、節(jié)慶用具、節(jié)慶用語、節(jié)慶飲食、節(jié)慶禁忌、節(jié)慶日期等方面內(nèi)容入手。每個節(jié)慶均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覺得七夕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情”字,表達了中國人對夫妻情的態(tài)度和理想。老百姓說:“久別賽新婚”,宋朝秦觀在《鵲橋仙》中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反映了家庭與社會關系,道出了“千秋不仗片時爭”的處世哲學。牛郎織女相會,滿天的喜鵲都向天河撲去,互相咬著尾巴為他們搭橋,這是一幅壯麗的天人和諧的圖畫,善良和博愛的凱歌。中國人追求的是愛情的永久,而不是一時的歡娛;是情感的相互交流夫妻恩愛,而不是一時的男女相互吸引。白居易在《長恨歌》中說“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追求永恒,是七夕節(jié)慶文化的特征,我相信七夕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確實有它的永恒性,這是因為:(1)只要能看到銀河,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牛郎織女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七夕正值夏末秋初之時,白天巧云布天,夜晚星光燦爛,是人們在戶外觀天的好季節(jié)。近年來,由于城市化加速,街區(qū)照明亮度大,影響了觀天的效果,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終究要追求“回歸自然”。七夕到戶外觀天,會成為節(jié)日“時尚”的,七夕由于和天象聯(lián)系在一起,使其具有長期的生命力。(2)七夕歌頌的是夫妻恩愛,和諧穩(wěn)定。只要有家庭存在,夫妻白頭到老就是人生幸福的一大追求。社會競爭越激烈,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越重要,現(xiàn)在講銀婚、金婚、鉆石婚……都是對夫妻生活的贊美。七夕的文化內(nèi)涵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如此緊密,人們需要有一個展示夫妻情感和周邊為其進行祝福的機會。所以七夕在當代更具時尚性。(3)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華文化的有效載體,中華的振興必然要表現(xiàn)在文化的繁榮。七夕這個節(jié)日的綜合性和獨特性,是中華節(jié)慶文化的重要代表又是每年節(jié)慶周期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有了它才使得節(jié)慶文化豐富多彩,失去它就失去了節(jié)慶文化的完整性,所以它不會被人們忘記。 七夕這個節(jié)日從先秦到現(xiàn)代,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中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社會的原因這個節(jié)日有興有衰,歷經(jīng)風雨洗禮,不斷變化發(fā)展,形成了能夠滿足民眾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調節(jié)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萬物間的種種關系,是不可替代的寶貴精神財富,F(xiàn)在我們應該是一要尊重,二要研究,三要發(fā)展,使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凝聚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發(fā)揮應有作用。
各地七夕節(jié)風俗習慣
七夕節(jié)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qū)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 ,如有喜蛛結網(wǎng)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 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 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 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jié)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谷物浸泡水中發(fā)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斗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廣州的乞巧節(jié)獨具特色,節(jié)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fā)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zhí)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