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勵志故事 > 正文

有關熱愛生命的小勵志故事及感悟視頻演講稿PPT分享集錦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熱愛生命名人勵志故事

  輪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zhàn)命運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后,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jīng)完全無法移動之后,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qū)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zhuǎn)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jié)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zhèn)。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美國拉德克利夫?qū)W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fā)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qū)W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nèi)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nèi)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么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么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后,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后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yǎng)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梢哉f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jié)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么,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jīng)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并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fā)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nóng)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yī)術,為鄉(xiāng)親們無償治療。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fā)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shù)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fā)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chuàng)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后自學了十幾種醫(y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y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fā)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chǎn)主義新人!” 隨后,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黃美廉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癥。這種病的癥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里也會經(jīng)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yī)生根據(jù)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么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并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mào)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么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只可愛的貓;

  最后,她以一句話作結(jié)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讀了上面的這個故事,我們都會深深地被黃美廉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熱愛生命的精神所感動。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就必須要經(jīng)受住磨難的考驗;要想使自己活得快樂,就必須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和對待不幸。無須抱怨命運的不濟,不要只看自己沒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我們就會感到:其實我們很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讀過很多讓我們感動和令我們深省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經(jīng)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曾經(jīng)給我們的心靈以慰藉或震撼,曾經(jīng)讓我們感動。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領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動,以便使生命充滿激情。

  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曠世奇才

  貝多芬,國音樂家。生于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從小便顯露出音樂才華。后來到波恩大學做旁聽生,并去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正當貝多芬奮發(fā)向上的時候,一個巨大的不幸降臨到他的頭上…… 朵一種擾人的“嗡嗡”聲攫住了貝多芬,當時他還只是一個26歲的青年。風華正茂、躊躇滿志的貝多芬已經(jīng)受到樂壇的重視,他那動人的音樂清晰明亮,宛若初春大地的一抹新綠,雖然稚嫩,但卻生機無限地在18世紀.

  有關熱愛生命的小故事

  最后一片葉子

  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fā)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溫馨提示: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珍惜生命,不懼挫折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nèi)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xiàn)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xiāng),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船長。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