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課后答案 > 正文

年紅領(lǐng)巾國學達人挑戰(zhàn)賽試題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一、選擇題

1.《孝經(jīng)》是中國古代儒家倫理學著作,今文《孝經(jīng)》全書共有_B__章。

A、16B、18C、19D、22

2.在《孝經(jīng)》中,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guī)定了“孝”的不同內(nèi)容,其中,“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是規(guī)定__C__的“孝”。

A、士B、諸侯C、卿大夫D、庶人

3.《孝經(jīng)》的第一章是(C)

A、天子章B、孝治章C、開宗明義章D、廣至德章

4.(多選)下列表述符合《孝經(jīng)》的思想的有:(ACD)

A、做人和治國,都需要以“孝”為本。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

B、孝順,就是對長輩和上級惟命是從。錯,諫諍章第十五

C、孝順應該順應自然規(guī)律,以求天地人合。三才章第七,感應章第十六

D、孔子認為對父母孝順,對國家忠誠,是基本的道義。開宗明義章第一

5.(多選)下列語句能夠概括出孔子在《孝經(jīng)》中的主旨的是:(ABCD)

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C、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D、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

6.(多選)《孝經(jīng)》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幾項?(AC)

A、《詩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B、《論語》

C、《尚書》天子章第二D、《春秋》

7.《孝經(jīng)》在哪個朝代被尊為經(jīng)書?(A)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孝經(jīng)》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guī)定了行“孝”的不同內(nèi)容:庶人之“孝”要求什么?(D)

A、“愛敬盡于其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

B、“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D、“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

9.以下哪一個不是《孝經(jīng)》中的章節(jié)?(C)

A、開宗明義B、天子章C、四刑章D、三才章

10.《孝經(jīng)》的最后一章章名是?(B)

A.圣治章B.喪親章C.感應章D.廣揚名章

11.《孝經(jīng)》第十章紀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親也,(A)

A、居則致其敬B、養(yǎng)則致其樂

C、病則致其憂D、喪則致其哀

12.下列句子表現(xiàn)《孝經(jīng)》中孝是諸德之本的是A

A、“人之行,莫大于孝”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D、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13.《孝經(jīng)》中對天子之孝的要求是(A)

A、“愛敬盡于其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

B、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D、“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

14.下列哪位皇帝曾為孝經(jīng)作注。B

A、唐太宗B、唐玄宗C、秦始皇D、漢武帝

15.《孝經(jīng)》第十六章感應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B、神明彰矣

C、鬼神著矣D、不忘親也

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背鲎浴缎⒔(jīng)》哪一章?

A、第九章圣治章B、第六章庶人章

C、第十三章廣至德章D、第十七章事君章

17.“《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背鲎浴缎⒔(jīng)》哪一章?

A、第一章開宗明義章B、第三章諸侯章

C、第九章圣治章D、第十一章五刑章A)C)((

18.“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是指對哪一個階層孝的要求(B)A、天子B、諸侯C、卿大夫D、士

19.《孝經(jīng)》把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刑律)聯(lián)系起來,認為“”,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quán)威,維護其宗法關(guān)系和道德秩序。(A)

A、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B、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簋而哀戚之C、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D、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

20.《孝經(jīng)》成書于(C)

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秦漢之際D、東漢初年

21.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孝經(jīng)》一書是所著。(B)

A、孔子B、孔子七十子之徒C、邢?疏D、陳孝道

22.“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背鲎(A)

A、開宗明義章B、三才章C、孝治章D、圣治章

23.孝經(jīng)上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這說明中國人看待自己身體的出發(fā)點是(D)

A、注重保健B、天人合一C、三綱五常D、宗法觀念

24.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下一句是?

A、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B、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C、禮者,敬而已矣。D、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

25.“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是誰說的?

A、孔子B、孟子C、老子D、莊子

26.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出自哪一章?

A、事君章B、喪親章C、廣揚名章D、感應章

27.《孝經(jīng)》第十章紀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親也,(A)

A、居則致其敬B、養(yǎng)則致其樂

C、病則致其憂D、喪則致其哀

28.《孝經(jīng)》第十六章感應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B、神明彰矣

C、鬼神著矣D、不忘親也

29.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是指對哪一個階層孝的要求(B)

A、天子B、諸侯C、卿大夫D、士

30.孝經(jīng)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曾經(jīng)親自為它做注(C)

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

3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____;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A)

A、行B、言C、擇D、守

3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____,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B)

A、天地B、父母C、國家D、天子

33.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___也。(A)

A、行B、利C、義D、責

34.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_____。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A)

A、嚴父B、順C、敬D、仁

35.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_____。(A)

A、事親B、致敬C、孝子D、成人

36.《孝經(jīng)》中國古代的(A)倫理學著作。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37.清代()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于秦漢之際。(B)

A、王引之B、紀昀C、戴震D、錢大昕

38.書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為鄭玄注,古文本為(A)注。

A、孔安國B、王引之C、朱起鳳D、王居正

39.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B

A、孝之本也B、孝之始也C、孝之終也

40.非先王之法服,。A

A、不敢服B、敢服C、不敢行

41.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C)。

A、謹度B、事君C、社稷

42.故敬其父,(A)。

A、則子悅B、則弟悅C、則臣悅

43.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C)。

A、孝乎B、其人C、配天

44.四書五經(jīng)中的五經(jīng)《詩經(jīng)》《易經(jīng)》《春秋經(jīng)》和(C)

A、孝經(jīng)和金剛經(jīng)B、易經(jīng)和孝經(jīng)C、書經(jīng)和禮經(jīng)D、道德經(jīng)和孝經(jīng)

45.《孝經(jīng)》相傳是(C)所作

A、孟子B、荀子C、孔子D、墨子

46.孝經(jīng)中首次將孝和(C)聯(lián)系起來

A、禮B、義C、忠D、信

47.“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出自《孝經(jīng)》的(C)一章

A、士章B、天子章C、庶人章D、孝治章

48.“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背鲎浴缎⒔(jīng)》的(A)章

A、五刑章B、廣要道章C、圣治章D、孝治章

49.孝經(jīng)是什么時期的(B)

A、戰(zhàn)國B、春秋C、西周D、五代

50.“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出自《孝經(jīng)》的(B)章

A、五刑章B、廣要道章C、圣治章D、孝治章

51.《孝經(jīng)》在唐代被尊為經(jīng)書,(C)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

A、五代B、北宋C、南宋D、元代

52.下面哪一章是關(guān)于孝道與政治的關(guān)系(B)

A、諸侯章B、圣治章C、孝行章D、天子章

53.下面哪一章是關(guān)于孝道的原則和禮法(A)

A、喪親章B、感應章C、五刑章D、士章

54.下面哪一章是關(guān)于孝的基本理論(D)

A、諫諍章B、事君章C、三才章D、開宗明義章

55.“愛親者,不敢惡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鲎孕⒔(jīng)(A)一章

A、天子章B、事君章C、三才章D、卿大夫章

56.《孝經(jīng)》中“??.然后能保其社稷”中的“社”代表什么(C)神

A、太陽神B、云神C、土神D、雨神

57.《孝經(jīng)》中“??.然后能保其社稷”中的“稷”代表什么(D)神

A、水神B、風神C、土神D、谷神

58.《孝經(jīng)》中將社會上的人分為(C)個層級

A、3個B、4個C、5個D、6個

59.現(xiàn)在流行的版本是(D)給《孝經(jīng)》做的疏

A、程頤B、朱熹C、李隆基D、邢?

60.《孝經(jīng)》中的“甫邢”指的是(B)刑

A、棍子刑B、呂刑C、俱五刑D、車裂

61.《孝經(jīng)》中的諸侯有公、侯、伯、子、(A)

A、男B、少C、王D、民

62.《孝經(jīng)》中的制節(jié)謹度是為(C)制定的

A、士大夫B、天子C、諸侯D、卿大夫

63.《孝經(jīng)》一共有(B)個版本

A、1B、2C、3D、4

64.古文《孝經(jīng)》是李隆基注,今文《孝經(jīng)》是(C)注

A、邢?B、鄭谷C、鄭玄D、劉炫

65.(A)中說到,“《孝經(jīng)》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認為《孝經(jīng)》的作者是孔子。

A、《漢書?藝文志》B、《呂氏春秋》C、《呂覽?察微篇》D、《尚書》

66.《孝經(jīng)》第一章是和最后一章是(B)

A、庶人章、孝治章B、開宗明義章、喪親章

C、三才章、五刑章D、開宗明義、五刑章

67.“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边@段話出自《孝經(jīng)》中的(B)

A、《庶人章》B、《紀孝行章》C、《孝治章》D、《廣至德章》

二、判斷

1.唐高宗曾親自為《孝經(jīng)》作注(×)(應該是唐玄宗)

2.由《孝經(jīng)》可知儒家的孝道的觀念不只于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3.《孝經(jīng)》中的對故去的祖靈的祭祀并不是為了祈求保佑,是為了表示不忘祖宗恩德之意。(√)

4.《孝經(jīng)》中,孔子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chǎn)生的根源(√)

5.《孝經(jīng)》作者有幾種說法,其中有作者是孔子、也有作者是曾子或曾子門人等說法。(√)

6.《孝經(jīng)》,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道家的倫理思想。(×)

7.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tǒng)而詳細的規(guī)定。它主張把“孝”貫串于人的一切行為之中。(√)

8.《孝經(jīng)》沒有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guī)定了行“孝”的不同內(nèi)容。(×)

9.諸侯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10.士階層的“孝”要求“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

11.《孝經(jīng)》還把道德規(guī)范與律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quán)威,維護其宗法關(guān)系和道德秩序。(√)

12.《孝經(jīng)》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tǒng)而繁瑣的規(guī)定。(√)

13.《孝經(jīng)》稱作“經(jīng)”,與《易經(jīng)》、《詩經(jīng)》、《書經(jīng)》的情況是一樣的(×))

14.《孝經(jīng)》的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行孝道的道理、準則和方法(√)

15.《孝經(jīng)》主張把“孝”貫串于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16.《孝經(jīng)》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guī)范,“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于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17.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古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這句話正確嗎?(×)

18.《孝經(jīng)》在唐代被尊為經(jīng)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

19.《孝經(jīng)》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

20.《孝經(jīng)》在長期以來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jīng)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起了很大作用。(√)

21.《孝經(jīng)》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lián)系起來,認為“忠”

是“孝”的發(fā)展和擴大,并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秘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22.《孝經(jīng)》成書于秦漢之際。(√)

23.《孝經(jīng)》元代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

24.《孝經(jīng)》把人之孝分為五大類,有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25.《孝經(jīng)》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統(tǒng)而繁瑣的規(guī)定。以顯父母”,是孝之終。主張“孝”要“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26.《孝經(jīng)》當中有很多的愚忠、愚孝的思想。(√)

27.《孝經(jīng)》的“經(jīng)”與“詩經(jīng)”、“春秋經(jīng)”的同義(×)

28.第十六章的章名是感應章嗎?(×)

29.孝是我國傳統(tǒng)的美德,最早記載孝行的文獻是《孝經(jīng)》(×),是尚書

30.孔子述作,垂范將來”是指孝經(jīng)。(√)

三、填空

1.《孝經(jīng)》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首次將孝親和_____聯(lián)系起來。(答案:忠君)

2.在《______》中,《孝經(jīng)》是唯一一本自其成書就被稱為“經(jīng)”的典籍。(答案:《十三經(jīng)注疏》)

3.《孝經(jīng)》在唐代被尊為經(jīng)書,南宋以后被列為_____之一。(答案:十三經(jīng)/《十三經(jīng)》)

4.在《孝經(jīng)》的《三才章第七》中,講到的“三才”是指_____。

(答案:天、地、人)

5.北宋邢?疏《孝經(jīng)》名為《_______》

答案:《孝經(jīng)正義》

6.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社稷)。

7.(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8.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9.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10.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1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12.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13.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

14.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15.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

16.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17.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18.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也。

19.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20.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21.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樂),而民(知禁)。

22.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23.是以行成(于內(nèi)),而名(立于后世)矣。

24.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25.《孝經(jīng)》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親自為《孝經(jīng)》作注。[

26.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

27.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28.(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29.《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30.(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对姟吩疲骸(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四、解釋詞語

1.開宗明義;開宗:闡發(fā)宗旨;明義:說明意思。指說話、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jīng)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

2.至德要道:至:極,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本文指一種崇高至極之德,要約至妙之道。

3.德之本: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

4.始于事親:行孝盡孝的開始就是要孝順父母。

5.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來繼續(xù)他的德行!

6.刑于四海:這種孝道,外國人看見了,也要摹仿實行,爭相取法

7.甫刑:即呂刑

8.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只要國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親愛親可慶幸的事,那天下幾萬萬老百姓,都是歡欣鼓舞的仰賴效法,而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了。

9.諸侯:是古代中央政權(quán)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這里是講明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內(nèi)。

10.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后來人們就用“社稷”來代表國。

11.制節(jié)謹度:這里指諸侯,關(guān)于地方財政經(jīng)濟事務,事前,要有計劃的管制,有預算的節(jié)約,并且照著既定的方針,謹慎度用,量入為出,自然收支平衡,財政經(jīng)濟,便充裕豐滿。

12.卿大夫:天子或為諸侯的輔佐官員,也就是政策決定的集團,全國行政的樞紐,地位也很高,次于諸侯。

13.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為人部屬的,要早晚勤奮的來服務長官,盡他應盡的責任。

14.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初入社會作事的小公務員,安早起晚睡。上班辦公,不要遲到早退,怠于職務,遺羞辱于生身的父母。

15.祿:本義:福氣、福運。作動詞是給予俸祿的意思。

16.庶人:泛指無官爵平民、百姓。

17.用天之道:農(nóng)人的孝道,就是要會利用四時的氣候來耕耘收獲,以適應天道。

18.孝無終:這個孝道,是沒有終始。

19.移風易俗:轉(zhuǎn)移風氣、改變舊的習慣制度。

20.鰥寡: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yǎng)的人。

21.滿而不溢: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濫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節(jié)制守度。

22.在上不驕,高而不危:身為諸侯,在眾人之上而不驕傲,其位置再高也不會有傾覆的危險。

23.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只要國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親愛親可慶幸的事,那天下幾萬萬老百姓,都是歡欣鼓舞的仰賴效法,而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了。

24.立身揚名立身:使自己在社會上有相當?shù)匚?揚:傳播。使自己立足于社會,名聲遠揚。

25.顯親揚名釋義:顯:顯赫;親:父母;揚:傳揚。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

26.無所不通通:通曉。沒有什么不通曉。形容知道的東西很多。

27.門到戶說釋義:到各家各戶宣傳解說。

28.承歡膝下: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29.所敬者寡,而悅者眾:被敬重的人屬于少數(shù),而因此收獲喜悅的人卻是眾多。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