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四川省平昌縣響灘中學教師席清禹格外忙碌。他要分析學生上學期的學習情況,方便為有需要的學生制訂課外輔導計劃。
依然有不少家長想用酬金表示感謝,席清禹全部拒收。他記不清義務輔導了多少學生,只記得大約堅持了20多年。不僅補課沒有收過一分錢,他還給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倒貼了不少。
那他又得到了什么?席清禹向記者展示了柜子里的一摞明信片、手機里從未刪除的短信、過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學生上門看望的合影……他說,這是自己最珍貴的“財產(chǎn)”。更讓席清禹欣慰甚至一提起就激動的是,許多當年受到自己幫助的學生,如今又通過他為家庭貧困的師弟師妹解囊相助,他成了情感的紐帶和愛心的橋梁。
響灘中學畢業(yè)生陳策略,如今已是廣州一家企業(yè)的主管。2008年備戰(zhàn)高考的他,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席清禹家中“白吃白喝”。
陳策略數(shù)學基礎差,考試總不及格,焦慮地向席老師求助。席清禹幫他分析原因、制訂補課計劃,每周給他布置3組基礎練習題,還請他到家中一起分析總結。高考時,陳策略數(shù)學成績大幅提升,如愿考上本科。陳爸爸揣著1000元上門酬謝,但被席清禹堅決拒絕。
只要學生有需求,席清禹從不推辭。藝體生由于專業(yè)集訓往往落下不少功課,席清禹每周都會抽一到兩個中午,免費為他們輔導文化課。耽擱了吃飯時間,席清禹就在辦公室用方便面充饑;時間晚了,還要將學生安全送回住處。
“誰不缺錢?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談錢傷感情!”平常朋友們問起席清禹補課為什么分文不取,他總是笑呵呵地回答。但當記者提出同樣的問題,他突然嚴肅起來:“教師是文化的傳承者,是用人格影響人格、用良知喚醒良知的職業(yè)。對我來說,課外輔導是課堂的延伸,也是我的職責。如果課上‘留一手’,過后又辦班收費,就是賤賣了教師的尊嚴,割斷了師生的情誼!
談起補課的初衷,席清禹說,平昌縣位于秦巴山區(qū)腹地,受地理位置影響,教學條件和水平有限,學生基礎普遍薄弱。為了幫助更多學生通過讀書走出大山,席清禹辦起了“補習班”,并跟學生約定,“要補課的,下午提前半小時到教室”。
2010年的一天,正值午飯時間,席清禹照常到班上查看,發(fā)現(xiàn)學生黃曉霞留在教室。瘦弱的女孩說自己沒有吃午飯的習慣。
“這話誰信呢?”經(jīng)過談心,席清禹得知黃曉霞自幼父母離異,跟著外公外婆長大,家庭十分貧困。她和弟弟一起上學,兩人每月僅有280元生活費,為了省錢給弟弟吃飯,她每天只吃早晚兩餐。
得知情況后,席清禹每月給黃曉霞補貼100到150元生活費,還經(jīng)常為她付醫(yī)藥費。黃曉霞的外公得知情況后,走了十多公里山路送來20斤大米,席清禹不忍再拒絕,硬塞給老人200元錢。
這些年來,席清禹以一己之力,將不少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從輟學邊緣拉了回來。幾年前的一個春節(jié),幾名當年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相約來席清禹家中看望,席間,學生趙中華的話讓席清禹感動落淚:“您掙的也不多,以后就讓咱們這些學生出力,幫助有需要的師弟師妹們。”
席清禹的“補習班”一直是師生情誼的橋梁。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又通過這座橋梁將愛心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