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一、教材分析
(一)重點:
1、掌握水彩畫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較熟練地運用水彩畫方法表現生活美和自然美。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制作,培養(yǎng)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yǎng)美術興趣。
(二)難點:
1、在繪畫中要求大膽想象,用色大膽較真實,造型較生動自然。
2、在紙工制作中培養(yǎng)其動手制作的能力,動手的協調性,在泥塑中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
3、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其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加強。
二、教學目標:
繪畫
1、學習蠟筆水彩畫作畫方法,了解掌握水彩畫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水彩畫形式表現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事物,再現生活美和自然美。
2、學會運用各種色彩。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
工藝
1、進行紙工制作,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進行泥工制作,培養(yǎng)立體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欣賞
1、欣賞世界名畫,提高鑒賞能力。
2、欣賞優(yōu)秀學生作品,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美術興趣,提高表現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39人,其中女生人。該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色彩表現力強,同時對工藝制作非常喜歡,繪畫作業(yè)普遍水平較高。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但也存在以下問題:學生整體的差距比較大。構圖布局還不夠完整。工藝制作能力比繪畫技能差點。
四、教學進度安排表(附后)
五、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六、教學措施:
1、通過課堂講評作業(yè),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
2、多給學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各種技法滲透,各種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
3、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yǎng)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4、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5、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
6、教學中體現理想課堂。在教學中積極投入課改當中;在不斷的研究和學習中提高對課改精神的理解,樹立符合課改精神的美術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美術教學中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審視自己教學行為.
2篇
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美術體驗活動,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嘗試使用各種工具作畫,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讓學生們能夠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多靈感,形成一定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第二學段(3~4年級)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chuàng)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qū)別。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和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3篇
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yǎng)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二)難點:
1、圖案的設計(適度的夸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2、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3、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
教學情況分析: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發(fā)現該年段學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學習中思維比較靈活,選擇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動性,本學期提前通識教材就可以推動本冊教材材料準備的問題;學生喜歡合作,但有懶惰的習性,自己就看著不做,喜歡依賴他人,在教學中評價教學方面需要強調;作業(yè)收集整理要逐步給學生養(yǎng)成習慣,為學期末作品成冊裝訂作好準備。
4篇
措施:
1、多給學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進行的“玩”中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不同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對自己美術能力充滿信心。
2、學習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yǎng)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和敢畫、敢做的決心。
3、結合不同班級情況與學生各自不同表現,多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美術帶給他們的感覺,經過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課程標準教師讀本》對第六冊美術教材的要求:
1、運用立體圖形組合表現景和物。
2、用記憶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認識間色。
3、用生活中的廢料制作立體圖形。
4、用彩墨材料制作畫面,繼續(xù)學習彩墨畫。
5、選用簡便的材料,采用剪、貼、拼等方法制作簡單的立體模型。
6、學習電腦繪畫。
7、學習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