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考多少分能上中國海洋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根據(jù)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中國海洋大學在海南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的分數(shù)在568至679分,位次為14659至2190位次區(qū)間內(nèi),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68至679區(qū)間才能上中國海洋大學。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中國海洋大學

1、2022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91名;

2、2022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6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62名;

3、2021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75名;

4、2021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6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6名;

5、2021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50名;

6、2021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0名;

7、2020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6):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23名;

8、2020年海南考生上中國海洋大學(5):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90名;

海南考多少分能上中國海洋大學 附-錄取分數(shù)線

二、中國海洋大學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國海洋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海南 綜合 本科 645 4859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48 4591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本科 652 4250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65 3283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本科 675 2662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本科 676 2605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77 2555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77 2555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化 或 生 本科 680 2393 教育部
2022 海南 綜合 本科 683 2239 教育部

2、2021年中國海洋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25 6546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本科 627 6334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本科 647 4375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本科 658 3544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63 3189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化 或 生 本科 669 2833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本科 671 2716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本科 672 2650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76 2442 教育部
2021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79 2280 教育部

3、2020年中國海洋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選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8 14659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本科 576 13211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本科 639 4860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本科 642 4615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52 3831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本科 669 2703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化 或 生 本科 671 2577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本科 676 2323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本科 676 2323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77 2284 教育部
2020 海南 綜合 不限 本科 679 2190 教育部

二本有哪些師范類大學

安徽二本:淮北師范大學、安慶師范大學、合肥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

重慶二本: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長江師范學院

福建二本:泉州師范學院

甘肅二本:天水師范學院、隴東學院

廣東二本:廣東技術(shù)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嶺南師范學院、韓山師范學院

廣西二本:南寧師范大學、玉林師范學院

貴州二本:貴州師范學院、銅仁學院

河北二本: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廊坊師范學院、邢臺學院、邯鄲學院

河南二本:信陽師范學院、鄭州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安陽師范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院、周口師范學院

黑龍江二本:牡丹江師范學院

湖北二本:湖北師范大學、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黃岡師范學院

湖南二本: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衡陽師范學院

吉林二本:吉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通化師范學院

江蘇二本:南京曉莊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鹽城師范學院、淮陰師范學院

江西二本: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大學

遼寧二本:鞍山師范學院

山東二本:齊魯師范學院

山西二本:太原師范學院、忻州師范學院

陜西二本:咸陽師范學院、寶雞文理學院、渭南師范學院

四川二本:綿陽師范學院、樂山師范學院、內(nèi)江師范學院

天津二本:天津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大學

新疆二本:伊犁師范大學

云南二本:曲靖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楚雄師范學院

浙江二本:湖州師范學院、紹興文理學院、麗水學院

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一、清楚認識自己是處于那個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間是自上往下的原則。比如二本的學生不可以報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確清楚自己是屬于那個階段的。

二、對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進行篩選。首先將錄取分數(shù)大于自己分數(shù)的院校去掉。因為大于自己分數(shù)的院校很少有機會是降下來的,一般都是保持不變,有可能還會升上去。

三、平行志愿經(jīng)過分數(shù)線篩選以后,接下來還要進行排名篩選。對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數(shù)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學校就是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了。

四、接下來是明確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yè),只要感興趣,不管是那個專業(yè),行行出狀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yè),然后在找出相關(guān)專業(yè)的學校。

五、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和學校以后開始填報,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可以將分數(shù)比較高,而且相對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沖一下的學校放在前面。

三、中國海洋大學最新介紹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chǎn)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shè)的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shè)高!保ˋ類)。 學校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24年,歷經(jīng)私立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于1959年發(fā)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學校有嶗山校區(qū)、魚山校區(qū)和浮山校區(qū)3個校區(qū),占地2400余畝,正在建設(shè)西海岸校區(qū)。設(shè)有21個學院和1個基礎(chǔ)教學中心,F(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碩士研究生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外國留學生700余人。教職工3698人,其中專任教師1884人,博士生導師505人,正高級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693人、副高級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89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國際著名物理學家錢致榕受聘學校顧問、特聘講席教授、行遠書院院長,“人民藝術(shù)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先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為學!榜v校作家”。 學校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和合作競爭意識、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目標,以造就國家海洋事業(yè)的領(lǐng)軍人才和骨干力量為特殊使命。學校遵循“通識為體,專業(yè)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實行有限條件的自主選課制度和學業(yè)識別與畢業(yè)專業(yè)識別確認制度,努力培養(yǎng)復合型、高素質(zhì)人才。畢業(yè)生中已有1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擔任國家海洋局局長,參加中國第一次南極考察的75位科學家中一半以上是學校畢業(yè)生。 學校擁有科學考察實習船舶3艘,包括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3000噸級海洋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2”、300噸級的“天使1”科考交通補給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遠海并輻射到極地的海上綜合流動實驗室系統(tǒng),具備了一流的海上現(xiàn)場觀測能力。學校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shù)試點國家實驗室的主要依托單位,主持其中“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2個功能實驗室的工作,作為骨干力量參與其他6個功能實驗室的建設(shè)。 學校地球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工程技術(shù)、化學、材料科學、農(nóng)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huán)境學與生態(tài)學、藥理學與毒理學9個學科(領(lǐng)域)名列美國ESI全球科研機構(gòu)排名前1%。獲國家技術(shù)發(fā)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十二五”以來,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18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74項、人文社科獎勵77項,被SCI、EI、ISTP等三大收錄系統(tǒng)收錄論文2600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3211項,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1649項,其中國際發(fā)明專利42項。 學校的發(fā)展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海洋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0年12月)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