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貴州高考分數線 > 正文

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淮北師范大學 附-錄取分數線

大風車考試網

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淮北師范大學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的分數在454至547分,位次為47763至958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4至547區(qū)間才能上淮北師范大學。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淮北師范大學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763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485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780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56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21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淮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85名;

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淮北師范大學 附-錄取分數線

二、淮北師范大學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淮北師范大學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貴州 理科 本二 454 47763 省政府
2022 貴州 文科 本二 545 10856 省政府

2、2021年淮北師范大學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貴州 理科 本二 462 45485 省政府
2021 貴州 文科 本二 552 11121 省政府

3、2020年淮北師范大學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貴州 理科 本二 481 44780 省政府
2020 貴州 文科 本二 547 9585 省政府

哪些公辦二本大學分數低

學校名稱辦學性質批次最低分數線
臺州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26
閩南師范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26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26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26
徐州工程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28
鹽城師范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30
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31
吉林師范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33
湖北民族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36
蘭州財經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45
張家口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46
邵陽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49
渭南師范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55
河北中醫(yī)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57
哈爾濱師范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57
淮北師范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57
蘭州城市學院公立本科二批457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yè)技術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58
贛南師范大學公立本科二批458

300分文科女孩適合報什么學校

科目批次最低分院校名稱
文科?婆300分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
文科?婆300分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科?婆300分西安海棠職業(yè)學院
文科?婆300分山東經貿職業(yè)學院
文科?婆300分遼寧金融職業(yè)學院
文科專科批300分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歷史?婆300分三峽電力職業(yè)學院
歷史專科批300分貴州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歷史?婆300分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科?婆300分江西現代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科專科批300分云南商務職業(yè)學院
文科?婆300分西安汽車職業(yè)大學
文科?婆300分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科專科批300分天府新區(qū)信息職業(yè)學院
歷史?婆300分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
歷史專科批300分天津渤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歷史?婆300分新疆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科專科批300分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文科?婆300分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三、淮北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淮北師范大學位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1974年建校,時為安徽師范大學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淮北煤炭師范學院,隸屬原煤炭工業(yè)部,面向全國招生。1998年9月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淮北師范大學。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等次。2009年增列為省級立項建設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和博士后培養(yǎng)單位。 歷經40余年的建設與發(fā)展,學校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追求卓越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厚植服務基層、奉獻教師教育的情懷,培養(yǎng)造就了10萬余名情懷深厚、專業(yè)硬核、甘于奉獻、扎根基層、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專業(yè)化人才。經過一代又一代淮師人的不懈努力,鑄就了“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獻、追求卓越”的淮師大精神和“博學、慎思、勵志、敦行”的校訓。 學校有相山、濱湖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2400余畝。校園依山而建,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氣息濃厚,先后被評為“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校舍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中外文紙質藏書和電子文獻500余萬冊。實驗室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3.3萬余臺件,總值2.87億元,很好地滿足了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需要,F有18個學院、87個本科專業(yè),2018年本科專業(yè)整體進入安徽省一本招生;有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yè)學位,涵蓋10大學科門類。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較強,F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有博士500余人(含在讀博士)、碩士700余人,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540余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4人,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9人,省模范教師1人,省勞動模范1人,省三八紅旗手1人,省教學名師41人,省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5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學者2人,省級教壇新秀46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3人,省優(yōu)秀教師、師德標兵、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和優(yōu)秀共產黨員16人。 學校具有較強的教研科研實力,F擁有7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培訓重點基地,1個國家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yǎng)示范基地;1個教育部示范性項目(學前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項目),3個師范專業(yè)順利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yè)第二級認證;1個安徽省“高峰學科”,1個安徽省“一流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1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立項學科,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0個省級特色專業(yè),15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3個省級一流(品牌)專業(yè);18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領基地,10個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項目,14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60余門省級線上線下等形式精品開放課程。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1個省級“115”產業(yè)創(chuàng)新團隊,2個省級智庫。近5年來承擔省部級及以上教學研究項目12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40余項,其中省級特等獎5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50余項,省部級科研課題4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余項。 學校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服務地方發(fā)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學校與地方人民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培育了一批融實習教學與就業(yè)實訓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基地,構建實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一體化協同育人機制。疫情防控形勢下本科生、研究生就業(yè)情況良好。 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臺灣地區(qū)等國家和地區(qū)的49所院校(機構)建立校際合作關系,并簽訂具體合作協議。近4年,學校派出140余名師生赴國(境)外參加訪學研修、學術交流和學習;自2017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學生短期留學;2019年,正式啟動外國留學生(學歷生)招生培養(yǎng)工作,共已錄取18名外國留學生。 建校以來,學校先后向社會輸送10萬余名畢業(yè)生,辦學水平得到了社會廣泛贊譽和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學校獲批安徽省第十屆、十一屆文明單位、安徽省首屆教育系統(tǒng)文明單位、第一屆安徽省文明校園、安徽省第一批節(jié)水型高校、安徽省第二批省級節(jié)水型單位等稱號,并為淮北市獲批全國文明城市作出重大貢獻;獲批安徽省課程思政示范中心、安徽省課程思政建設先行高校;多次獲得“安徽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xù)30次獲得團中央授予的“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和“優(yōu)秀服務團隊”稱號。2015年以來,學校連續(xù)4年在中共安徽省委對高校領導班子黨建和發(fā)展的綜合考核中獲得“優(yōu)秀”。 在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機遇中,學校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繼續(xù)以立德樹人為立校之本,堅守大學使命,堅持傳承、改革、創(chuàng)新思路,堅持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堅持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奮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盡的貢獻。 (統(tǒng)計數據截至2021年4月)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