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江西農業(yè)大學在廣東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的分數(shù)在441至441分,位次為111848至15446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1至441區(qū)間才能上江西農業(yè)大學。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江西農業(yè)大學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987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196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045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001名;
5、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340名;
6、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597名;
7、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545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江西農業(yè)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416名;
二、江西農業(yè)大學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農業(yè)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25 | 23987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29 | 2215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3 | 1544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20 | 11184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21 | 10994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1 | 9544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31 | 9609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41 | 82761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西農業(yè)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31 | 28580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37 | 2519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39 | 2453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21 | 10504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29 | 9471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30 | 94001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0 | 93340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2 | 9059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5 | 87801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41 | 80545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西農業(yè)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04 | 102594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441 | 92416 | 省政府 |
被錄取后還可以復讀嗎
被大學錄取之后是可以回學校復讀的,具體建議如下:
1、如果已經準備復讀了,一般情況下建議不要填報高考志愿,以便將錄取機會留給其他想上學的同學,這是一種美德。
2、如果已填報了某所大學,而且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來了,又不想去就讀,這是可以的,對來年復讀報考基本沒有影響。
3、如果填報高考志愿后,沒有按時去就讀,對來年的影響是:如果復讀后明年填報高考志愿“A大學某專業(yè)”,假設該專業(yè)只招收1名同學,假如和另外一名同學高考分數(shù)相同,而他是應屆生,則會優(yōu)先錄取他,因為上一年高考被錄取沒有去就讀,有記錄在案,假如比另外一名同學高1分,還是會錄取的,高考錄取按照分數(shù)高低來的。
4、正常情況下,同一分數(shù),報考某大學某專業(yè)撞到的幾率還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高考志愿?铺崆芭盒C麊
(1):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國防生計劃(本科)
提前批的學校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等、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2):航海院校或專業(yè)(本、專科)
提前批的學校有: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學院等。
(3):師范院;驅I(yè)(本科)
提前批的學校有: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
(4):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yè)(本、?)
提前批的學校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
(5):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提前批的學校有: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
(6):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體育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铺崆芭膶W校有: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
(7):其他院校(本、?)
提前批的學校有:國際關系學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外交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海關學院等。
三、江西農業(yè)大學最新介紹
江西農業(yè)大學是一所以農為優(yōu)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有特色高水平農業(yè)大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農業(yè)農村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位于南昌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總占地面積1.6萬畝。校園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溯源于1905年創(chuàng)辦的江西實業(yè)學堂,1908年更名為江西高等農業(yè)學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創(chuàng)辦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2年組建江西農學院。1958年創(chuàng)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1968年更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1969年江西農學院和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合并。1980年11月更名為江西農業(yè)大學。 學校育人體系完備,F(xiàn)設有17個學院,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3557人。學科涵蓋農、理、工、經、管、文、法、教、藝等9大門類。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專業(yè)學位授權點,59個本科專業(yè)。擁有1個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學科,4個江西省一流學科,11個省級一流專業(yè),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4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yè)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yè)。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 學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有在職教職工185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占教師總數(shù)80%以上。擁有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代表的國家級人才80人,以井岡學者特聘教授為代表的省部級人才228人次,以國家“*”教學名師為代表的國家級優(yōu)秀教師7人。擁有國家級創(chuàng)新團隊、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省級創(chuàng)新團隊、省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共計18個。 學校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特色鮮明。組建了江西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現(xiàn)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yè)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以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預備隊、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產教融合重點創(chuàng)新中心等省部級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31個。擁有全省唯一高校新農村發(fā)展研究院。擁有國家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省級重點智庫等高水平科研平臺 9個。 學校辦學成就卓著。堅持教學科研共同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優(yōu)異成績。建校以來,累計培養(yǎng)各類高素質專門人才35萬余人,涌現(xiàn)出7名院士,17名省部級領導干部,30多位大學黨委書記、校長,100多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模范教師等杰出人才,畢業(yè)生大多數(shù)成為農業(yè)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推廣等領域的骨干力量。學校與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qū)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科技合作關系,推廣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yōu)良品種及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笆濉币詠,獲各級各類科研獎勵62項。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實現(xiàn)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深入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戰(zhàn)略,大力推進有特色高水平農業(yè)大學建設,努力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現(xiàn)代化國家江西篇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fā)展新畫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截止202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