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紅荔觀后感600字(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性的難題,每個國家都很重視,中國也不例外。在中國,有這樣一位法官,她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長,她盡心盡力的幫助失足少年,那些感人事跡遍布大江南北,她就是詹紅荔。她從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所審結(jié)的500多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一發(fā)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成功感化幫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為了傳頌和贊揚詹紅荔精神,根據(jù)她的先進事跡改編了電影《南平紅荔》。
近日,我在單位組織下觀看了影片《南平紅荔枝》,是一部以福建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的先進事跡為背景改編的正面、積極、感人且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觀影之后,頗受感動,并引發(fā)了內(nèi)心諸多思考。
一、堅守正義、固守責任
詹紅荔作為基層法官,深刻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時刻不忘自己身上這身制服的意義,堅守正義,固守責任,在幾十年的審判工作中,總結(jié)出了一套頗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審判前“三個不開庭”:閱卷后對關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成長經(jīng)歷沒調(diào)查清楚的,不開庭;沒有與被告人見面,進行一次心理疏導的,不開庭。庭審中“三個不輕易”: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沒有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jiān)禁刑但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判。庭審后“三個不松手”:入監(jiān)后延伸幫教沒有到位的,不松手;回歸社會后思想出現(xiàn)反復或問題沒有解決的,不松手;發(fā)出的司法建議沒有得到落實的,不松手。這些工作經(jīng)驗的得出,體現(xiàn)了她對工作崗位的深刻認知,對工作對象的負責態(tài)度。
二、愛心澆灌向陽花
詹紅荔認為:少年法庭就相當于一座橋,有千千萬萬失足少年走上這座橋,法官就是引路人,緊緊握住他們的手不放松,不讓他們掉進萬丈深淵。少年庭的審判工作不是法庭上審完判完就了結(jié)了,這些失足少年的改造自新之路及融入社會的情況更值得關注。為此,她的工作不斷向庭前、庭后和庭外、院外延伸,關注他們的改造與成長,她像一位母親那樣保護著、關愛著那些曾經(jīng)“失足”的孩子,不讓他們再次“落水”,引導他們從橋上安全走過,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三、深入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
犯罪記錄是罪犯的污點,對一般人具有威懾和警戒的作用,但這種烙印不應該是永久性的,尤其對于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當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之后,應該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影片中方超之死堅定了詹紅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決心。她清楚法院只是執(zhí)法機關,沒有立法權,但她沒有放棄,她以一線工作中的諸多實例論證了封存未成年人輕微犯罪記錄的必要性,最終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除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和有關單位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作為基層普通的執(zhí)法工作者,影片所反映的公平正義、愛崗敬業(yè)、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思考。
南平紅荔觀后感600字(2)
近日,在單位的組織下,我觀看了《南平紅荔》這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兼具的優(yōu)秀影片。
作為一部十八大獻禮影片,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來。影片主人公詹紅荔,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法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稱號,并榮立個人一等功。電影以一種樸素而真實的筆觸再現(xiàn)了詹紅荔同志的先進事跡。影片通過對幾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情節(jié)的拼接,將詹紅荔從事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成功幫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使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的感人故事濃縮于短短的90分鐘內(nèi)。(截至2011年)
“當!”隨著一聲法槌敲落的聲響,影片一開場,觀眾的心就被失足孩子的命運所羈絆。家長的大聲哭號,孩子抽泣的淚水、茫然的眼神,法官嚴肅又帶著痛心的宣判,少年犯罪案件牽動著的不是一個家庭,而是幾代人,甚至是一個社會群體。
湛藍的天空下,一心憧憬著美好生活,卻被殘忍的現(xiàn)實所摧毀的方超,站在高高的樓頂,拿著手機顫聲對詹紅荔說:“我就拿過別人的一臺筆記本電腦,我不知道它那么貴,貴得讓我一輩子都還不起……”
社會的歧視,沒有給已經(jīng)浪子回頭的方超一條出路,他只能縱身一躍,落下深淵;出了獄卻沒有被同學所接納的李成龍,最終又走上了犯罪老路;而懵懂的何剛,在社會多方的關懷下積極改造,走向了新生。三個互不關聯(lián)的案件,三種不一樣的不幸,三人不同的結(jié)局,深深刺痛了觀眾的神經(jīng),她們的命運,讓人看后唏噓不已,或悲或嘆。
影片中反復提及“糖橋”,相傳,這是一座因一位賣糖人感念孩子過河不易,很多孩子曾經(jīng)在此落水,而傾其所有造起來的一座橋。糖橋建成后,可以讓孩子們在河上安全的通過,再不必冒著掉下水的風險;“少年審判庭就是一座橋,我們要讓這些孩子從這座橋上過去,穿過他們?nèi)松恼系K,不掉下水”,影片中詹紅荔說的這句話很是經(jīng)典,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
正是因為方超的死,刺激了詹紅荔,使她對少年犯罪問題產(chǎn)生了進一步的思考,“方超一定認為,他忘記的過去,其他人也會忘記;他的重新開始,其他人也會認同。他還是個孩子,而我是個法官,我得用法律這個武器為這些孩子在社會上劈開一條路!睍r代在發(fā)展,理念在更新,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已不再是一種要求,而是司法最基本的底線,法律不僅審判人,更要保護人,正是這一段反思,促成了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誕生。
弘揚詹紅荔精神,演繹的是司法對失足未成年人的關愛,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一名基層的勞動保障監(jiān)察員,我需要做些什么來讓陷入困頓的老百姓看到光明和希望?《南平紅荔》是一縷陽光,更是一種力量。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詹紅荔法官那樣從心底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心底愛他人、愛社會,那么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社會會更和諧。
南平紅荔觀后感600字(3)
昨日,我省政法干警觀看電影《南平紅荔》座談會在省高級法院進行,來自省政法委、省法院、省檢察院等部門的相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
最新拍攝完成并上映的電影《南平紅荔》,是以我省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同志為原型,以關心關愛失足青少年、探索未成年人輕微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為主線,真實地展現(xiàn)了全國重大典型、全國模范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南平市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的典型事跡、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在座談會上,大家都紛紛暢談了自己觀看影片后的感受。與會者普遍認為影片故事感人至深,情節(jié)催人淚下,法律和社會教育意義深刻,對詹紅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詮釋。
據(jù)悉,省政法委、省委宣傳部等聯(lián)合發(fā)文,向全省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政法系統(tǒng)干警推薦觀看此片,希望通過觀看影片深入學習宣傳詹紅荔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高尚精神,大力培育樹立詹紅荔式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更好地肩負起建設更加優(yōu)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