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
一般高考志愿每個批次的院?梢蕴6-8個平行志愿。另外每個學校后面都有六個專業(yè)可選,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設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報A、B、C、D四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可填報A、B、C、D、E、F、G、H八個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三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高職(?)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數量不限
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6個專業(yè)志愿,還有是否愿意調劑等選項。征求志愿環(huán)節(jié)中,每個院校志愿可填3個專業(yè)志愿及是否愿意調劑選項。
2、考生如何穩(wěn)妥填報高考志愿
了解全省整體高考志愿招生情況
考生和家長要對全省當年的高考報名、計劃及形式與特點有所了解,從宏觀和整體角度做到對個人高考志愿的選擇心中有數。這些信息的獲得可以通過各級招辦、大學的網站和咨詢獲得,對于媒體的消息,考生家長應該認真收集,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非正規(guī)渠道傳播的信息所干擾,要去偽存真。
高考報志愿有所取舍
目前看,影響報志愿主要因素還是地域、院校、專業(yè)。從近幾年的志愿填報情況來看,東部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院校錄取分數較高,西部偏遠省份分數較低。甘肅地處西北,考生選擇外省就讀的意愿更強。在報志愿時地域扎堆明顯。
近幾年北京、上海、廣東、四川、重慶、西安是考生明顯的優(yōu)選地域。不可否認,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教育質量好、平臺大,對于未來發(fā)展、就業(yè)、留學等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所以在“沖一沖,保一保,墊一墊”的思路下,不少考生和家長覺得有“墊一墊”的學校作為保險,那就選擇“沖一沖”,從而忽視了“沖一沖”的條件和要求。
“沖”意味著考生成績位次相對靠后,也意味著看中院;虻赜,這就需要一個錄取到非意愿專業(yè)、調劑專業(yè)的心理準備,如果還不愿意服從調劑就很可能滑檔。所以一定既要有“取”想法,也要做好“舍”的準備。如不能接受調劑,建議還是以穩(wěn)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