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北師范大學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的分數在442至532分,位次為33863至5888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2至532區(qū)間才能上湖北師范大學。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師范大學
1、2022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63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086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491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05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08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湖北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88名;
二、湖北師范大學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北師范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42 | 33863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94 | 6005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北師范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44 | 33086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514 | 5908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北師范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63 | 33491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532 | 5888 | 省政府 |
第一志愿能填幾個學校
大部分省份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能報4-6個大學。高考報志愿是可以報3個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婆ㄌ崆芭吞厥忸愓猩猓2糠质∪∠揪,將二本、一本混在本科一批招生,可以報2個批次。每批次可以報4-6個院校,每個院校可以報6個專業(yè)。
調劑是針對你所報的這個學校的專業(yè)來說的。可能你達到了學校的錄取范圍,會自動將你的檔案題取,但是你的分數沒有到達你所報的專業(yè)的分數。那么學校會對你進行調劑,將你分配到你所沒有報的專業(yè)。但是如果你沒有選擇服從調劑,那么學校只能對你進行退檔處理。
報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會不會影響普通批錄取
不影響,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該先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看是否已經被高校錄取。如果考生的錄取狀態(tài)顯示為“自由可投”,說明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可以參加該批次錄取結束后的征集志愿。
提前批的報考,提前批錄取的優(yōu)勢在于,其在一本前面錄取,并不影響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錄取,也就是說如果你填了提前批卻沒有被錄取,并不會影響到本科一批,二批的錄取,所以要重視提前批,不能輕易放棄提前批的錄取。
報考提前批要了解相關專業(yè)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有的專業(yè)對身體(身高,體重,視力等)有很高的要求,還有的專業(yè)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還有的專業(yè)要經過面試。
提前批征集志愿是在普通批次之前進行的,如果考生被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錄取,則其后續(xù)的所有批次志愿均會作廢。因此考生參加本科提前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須慎重考慮,不要有“不填白不填”的心理。
三、湖北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湖北師范大學是一所以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為主要學科門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重點本科高等師范院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學校、國家產教融合發(fā)展工程應用型本科建設高校、湖北省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位于黃石市中心城區(qū),規(guī)劃占地2002畝,校舍總面積60余萬平方米。學校襟江帶湖,含山蓄水,綠茵廣場、曲徑小道、花壇公園、樓臺亭榭、形象雕塑、書畫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觀錯落有致,相映成輝,風光宜人,環(huán)境優(yōu)美,曾被評為“湖北省綠化先進單位”“湖北省衛(wèi)生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湖北省園林式單位”“湖北省文明校園”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是讀書治學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 設有19個教學科研單位,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70個本科專業(yè)。建有1個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個省級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6個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7個省級品牌專業(yè),8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優(yōu)秀基層教學組織,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省級一流課程,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湖北省戰(zhàn)略性新興(支柱)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8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工作站)。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122人,教授133人,副教授35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43人,碩士學位的579人。教師中有“楚天學者”“彩虹學者”“磁湖學者”等特聘教授56人,湖北名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6人,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11人,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7人,省跨世紀學術骨干8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3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5人。 圖書館藏書379.74萬冊(含電子圖書202.1萬冊),中外文數據庫90個,圖書館實現了管理自動化、資源數字化、服務網絡化,是“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圖書館”。開通了校園網,是中國教育科研網城市節(jié)點單位、省級“校園網信息建設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十佳優(yōu)秀網站”。 建有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影視中心(湖師大禮堂)、標準塑膠運動場、綜合體育訓練館和網球、籃球、排球等運動場館,國家產教融合工程實驗大樓,現代化圖書館、體操訓練館、游泳館等項目已列入建設規(guī)劃。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地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基地和孵化示范基地。學校音樂學院教學大樓和實踐基地 ——“湖師大劇院”位于校內青山湖風景區(qū),是黃石市現代化標志性建筑,被譽為“水上蓮花”,是中國第八屆藝術節(jié)黃石地區(qū)的主場館,其教學設施和功能在全國高校處于一流水平。 學?蒲信c社會服務能力穩(wěn)步提升。擁有1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6個市級科研平臺,包括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省級工程中心和研發(fā)中心4個、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6個。新增省級創(chuàng)新團隊5個。近五年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國家級社科項目和自科項目100余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項14項,包括2項教育部高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積極服務湖北省和黃石市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成立產業(yè)研究院,組建省級和市級新型智庫,相關專家學者為各級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論成果和決策咨詢方案,為地方支柱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學校被授予“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和“科技進步先進單位”。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丹麥、瑞士、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新加坡、哈薩克斯坦、印度、日本等國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學校長期堅持聘請外籍教師、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任教、講學,接收海外留學生來校進修和攻讀學位,派遣教師到國外進修、教學和進行合作研究,派遣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深造。目前學校已與英國奧斯特大學合作在北愛爾蘭建立了1所孔子學院、8所孔子課堂。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不斷拓展,國際合作辦學格局良好。 學校有學生社團57個,建有國內外各類實習基地近350個,其中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和省級示范基地7個。學校校園文化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十分活躍,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提供了廣闊天地。學校優(yōu)化本科招生專業(yè)結構,科學編制招生計劃,面向27個。ㄊ、區(qū))招生,努力滿足考生報考需求。學校落實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強化就業(yè)育人實效,促進畢業(yè)生充分高質量就業(yè),就業(y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同類院校,是“湖北省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和“湖北省‘三支一扶’先進單位”。 建校47年來,共培養(yǎng)各類畢業(yè)生10余萬人,畢業(yè)生中絕大多數扎根在湖北省基礎教育第一線。學校已成為湖北省高等師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養(yǎng)湖北省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牢固樹立新發(fā)展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快內涵建設,大力推進轉型發(fā)展,努力創(chuàng)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高水平的師范大學,為我國師范教育事業(yè)和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 (以上數據截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