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的分數在345至429分,位次為108307至2125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5至429區(qū)間才能上武漢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武漢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892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082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491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011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461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307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55名;
8、2020年福建考生上武漢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158名;
二、武漢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5 | 23892 | 省教育廳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57 | 77491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武漢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3 | 24082 | 省教育廳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58 | 7401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武漢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47 | 67461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 | 345 | 108307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486 | 21255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專科 | 429 | 38158 | 省教育廳 |
公費師范生報考的條件有哪些
想要報考公費師范生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需要參加普通高考,并且考的分數要到達學校對當地劃分的錄取分數線。
2、需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畢業(yè)后愿意長時間從事這個工作。
3、身體方面需要健康,并且要滿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有關規(guī)定。
公費師范生的招生會安排在提前批錄取里,只要滿足以上的三個條件,就可以報考公費師范生啦。公費師范生有一些優(yōu)惠的政策,想做教師的朋友可以考慮。
為什么211院校會招二本考生
這些211院校中的冷門專業(yè)或者新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就處于一種不尷不尬的境地。這些專業(yè)如果仍以一本的分數線來招生就會面臨招不滿的情況,完不成學校的招生任務,因此才降到二本的招生中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些地域性標志院校的211院校,面向本地區(qū)考生會有一些二本專業(yè)開放。
因此即使是本科二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211院校畢業(yè)的名牌畢業(yè)學生,對于那些專業(yè)要求不高,喜歡名校光環(huán)的考生,211院校的二本專業(yè)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武漢學院最新介紹
"歷史沿革 武漢學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2012年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公益辦學 學校由武漢一丹教科文發(fā)展有限公司舉辦,非營利性公益辦學。學校舉辦人陳一丹是騰訊公司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投資辦學不求回報。先后投入20余億元建設新校園,收取的學費全部用于學校發(fā)展和學生培養(yǎng);2017年設立湖北一丹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持續(xù)支持學校建設和發(fā)展,已累計資助1.62億元。除國家獎助學金外,學校每年配套設有獎學金,社會捐贈設立陳一丹獎教獎學金,還設有松海獎、華置獎、騰訊獎、致同獎等獎學金,2019年以來累計發(fā)放獎助學金6324.74萬元。 校園建設 學校位于武漢市江夏區(qū)黃家湖大道333號,兩面環(huán)湖,擁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鄰軍運村,地鐵8號線直達學校東門。中國建筑設計大師何鏡堂院士領銜校園規(guī)劃設計,建筑樓群與黃家湖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有機融合,校園空間布局開放多樣,風格獨特,氣勢恢宏。陳一丹伉儷圖書館、馬化騰教學樓、企鵝廣場、知己教學樓、晨曄實驗樓、弘勵實驗樓等捐贈冠名建筑,凸顯與社會公益力量的緊密聯系。 學科專業(yè) 學校目前設有會計學院、金融與經濟學院、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法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課部等8院1部,F有招生本科專業(yè)33個,涵蓋8個學科門類。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類專業(yè)傳承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優(yōu)勢學科辦學基因,彰顯優(yōu)勢;工學(信息科技)類專業(yè)蘊含騰訊元素,形成特色;文學、藝術學、教育學、 理學類專業(yè)與優(yōu)勢特色專業(yè)互促共進、協(xié)調發(fā)展。2015年轉設以來,獲批全國高校首個供應鏈管理和首批跨境電子商務2個目錄外本科專業(yè),其中供應鏈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準為新文科建設試點專業(yè);獲批省級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yōu)秀基層教學組織4個,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57項,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xié)同育人項目2項,省級教育教學類研究項目35項。 辦學條件 學校自有專任教師412人,符合折算專任教師要求的外聘教師291人(含部隊院校自主擇業(yè)、公辦高校退休受聘學校的全職教師55人)。在自有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42人,占34.46%,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394人,占95.63%,36~55歲教師249人,占60.44%,具有專業(yè)(行業(yè))職業(yè)資格和任職經歷教師148人,占35.92%。學校占地964.53畝,校舍建筑34.2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7584.47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45.87萬冊,校園網出口寬帶21.5G,校內實驗實訓室76間,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42個。 人才培養(yǎng) 學,F有在校生折合數1289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079人。學校聚焦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與騰訊、華為、京東、中軟國際、大楚網等知名企業(yè)合作辦學,開展產教融合協(xié)同育人;與英國專業(yè)協(xié)會合作,實施“學歷證書+職業(yè)(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雙證培養(yǎng);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yè)的特色班,2017年以來獲準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辦高校唯一);長江商學院面向全校師生免費開設長江公益大講堂,定期邀請知名企業(yè)家、專家學者到校講座;落戶我校的騰訊眾創(chuàng)空間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眾創(chuàng)空間,學校被省教育廳認定為湖北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促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2019年以來,學生在各類學科、文體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746項;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立項30項、省級立項90項。 科學研究2019年以來,獲批省部級及以上縱向科研項目122項、橫向科研項目75項,其中省哲社重大項目3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4項;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結題獲評良好。發(fā)表SCI、SSCI、EI及核心期刊論文91篇,出版教材專著44部,獲批國家專利17件,軟件著作權40項。獲批省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5個,獲得省政府發(fā)展研究獎1項、市委市政府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1項。 國際合作學校與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xié)會合作開辦會計學ACA特色班;與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合作開辦財務管理CIMA特色班。與英國劍橋大學、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等8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2018年以來,學校全額資助出國(境)交流學生131名;出國(境)深造學生158名,81%進入世界200強大學。劍橋大學為我校學生開設劍橋名師在線講堂、全球素養(yǎng)教育在線工坊。學校獲準開展留學生學歷教育,現有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等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94人。 社會聲譽學校2019年以來獲得社會捐贈9950.24萬元。生源質量和就業(yè)率居湖北省同類院校前列,2021年首選物理、歷史科目的平行志愿投檔線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分列第3、第4位;2019屆以來連續(xù)三屆本科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分別為95.52%、79.09%、89.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據第三方機構調研報告顯示,畢業(yè)生、家長及用人單位對學?傮w滿意度均在90%以上。近三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登學校改革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相關報道364次。2020年軟科民辦高校全國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會民辦高校全國排名并列第3位。 數據截止:2022 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