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發(fā)言稿 > 正文

關于最新領導干部講奉獻有作為發(fā)言材料

大風車考試網

領導干部講奉獻有作為發(fā)言材料一

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既要講政治有信念,講規(guī)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還要講奉獻有作為,這是為黨之基。

黨員履行黨員義務天經地義,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理所應當。黨章對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中作了八條規(guī)定,其中第二條規(guī)定: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帶動群眾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這是要求共產黨員要有作為。第三條規(guī)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這是要求共產黨員要多奉獻。

成為一名黨員是光榮的,其光榮之處不在于黨員的政治身份如何顯耀,而在于黨員應該也必須具有舍己為公的奉獻精神,在于黨員應該也必須具有比一般群眾更大的作為和驕人的業(yè)績。然而,當前一些黨員卻與之相背離,工作上混同于一般群眾,甚至不如群眾,反而與群眾爭利益,被群眾背后戳脊梁骨。特別是黨員干部中為官不為、怠政懶政風氣有所抬頭。有的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裝聾作啞;有的工作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遇到問題左躲右閃,遇到矛盾上推下卸;有的用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有的動口不動手,務虛不務實。

今天,我們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戰(zhàn)略機遇期,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fā)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而且還會加大。我們既要處理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格局,還要處理好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關系,任務艱巨且復雜。必須明確,偉大的事業(yè)需要一支由千百萬人民群眾組成的大軍來完成,共產黨員隊伍就是這支大軍的一面大旗、一根中樞。大旗不能倒,中樞不能亂。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每名黨員都要講奉獻有作為,拿出精神抖擻的干勁做好本職工作;黨員干部要破除“廉而不為”的風氣,以夙興夜寐的工作狀態(tài)投入工作,甘于奉獻,努力作為。

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提高能力激情工作。*指出,黨員要“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戰(zhàn)”,“好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 “要意氣風發(fā)、滿腔熱情干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蓖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普通黨員要牢牢記住黨員的義務和身份,在崗愛崗,創(chuàng)先爭優(yōu)作表率。黨員干部要主動適應新變化,勇于實踐。要努力學習,提高本領,少一些酒酣耳熱,多一點勤學篤行,提高科學決策的水平。工作中要善于克服困難,積極地尋找克服困難的具體決策,不要被眼前的復雜局勢和矛盾問題嚇倒。要敢啃骨頭,敢挑大梁。要多實踐、多調研,真正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擔起來,真正把手頭的工作當作一番事業(yè)來做。

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盡職盡責敢于擔當。天地生人,一人應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一日當盡一日之責。*指出,黨員干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面對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劍,面對矛盾要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要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要敢于堅決斗爭。當前,我區(qū)面臨的困難挑戰(zhàn)不少,經濟轉型升級、大氣污染防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任務更是艱巨繁重,尤其需要強化擔當精神。黨員干部要講奉獻,不講代價;要講付出,不講回報。要勇于攻堅克難,敢于直面問題,以有效的舉措,使工作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把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職責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全體共產黨員的時代主題。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們要堅定信心,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為實現中國夢不斷輸入強大的正能量。今年,我區(qū)明確了今后5年實施“五個三”戰(zhàn)略的總體思路,實現“一個確保、三個領先、兩個翻番、一個全面建成”的總體目標。在通往夢想的征程上,豐南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至此關頭,每名共產黨員都沒有理由徘徊、止步,唯有埋頭苦干、一往直前。我們必須把全部才華發(fā)揮出來、熱情激發(fā)出來、干勁鼓動起來,自覺扛起先鋒隊的大旗,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這桿大旗周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朝著“經濟強區(qū)、美麗豐南”的奮斗目標努力向前、向前、向前!

領導干部講奉獻有作為發(fā)言材料二

*在同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提出的“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既是對縣委書記的要求,也是對全黨同志的深深囑托,要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章黨規(guī),將*提出的“四個有”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為官從政的導航標、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指南針、修身做人的座右銘,自覺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表率,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增添新的動力。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炯主持。

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做心中有黨的表率,始終同以*同志為*的*保持高度一致。無論身在何處、身居何職,都必須始終把黨擺在心頭正中,擺在最高位置,始終做到愛黨、信黨、護黨、跟黨走。要增強黨員意識,不僅在組織上入黨,而且在思想上入黨,經常學習黨章,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追求,牢記黨員是第一政治身份,為黨工作是第一職責,當好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當好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始終做到心系于黨、心系人民、心系國家,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堅守黨性,服從大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和黨討價還價。要強化組織觀念,始終牢記自己是黨的領導干部,按照“四個服從”的組織原則,時刻不忘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

心中有黨歸結起來就是增強“四個意識”,關鍵是立足于“學”,加強理論武裝;著眼于“做”,貫徹黨的大政方針。加強理論武裝,首要的是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要把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更好用以指導和推動各項事業(yè)發(fā)展。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進一步明確做合格黨員的標準,把握好新形勢下黨員的職責和使命。貫徹黨的大政方針,根本的是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重大決策部署。對江蘇來說,重中之重是要貫徹好*對江蘇工作的明確要求,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心中有民是心中有黨的必然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做心中有民的表率,帶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性質決定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任何情況下都要站穩(wěn)黨和人民的立場,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履職盡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正定下心來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工作,讓人民群眾都能真正感受到發(fā)展的“溫度”。要努力實現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huán),通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通過改善民生持續(xù)擴大內需,實現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動。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居民增收、環(huán)境保護、脫貧攻堅等方面下功夫、補短板,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做心中有責的表率,在改革發(fā)展中展現敢于擔當的寶貴品格。心中有責敢擔當,關鍵是面對發(fā)展重任要勇于挑擔,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更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推動發(fā)展上領好路、開好路、走新路;面對改革大局要銳意進取,擔負起改革的歷史重任,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面對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在江蘇發(fā)展過坎爬坡的關鍵時期,對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和各種新出現的問題,都要勇于面對,做到想擔當、敢擔當,不斷奪取新勝利、贏得新發(fā)展。石泰峰強調,擔當要有本領、有招數、有辦法,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下大氣力苦練內功,掌握科學決策的本領,狠抓落實的能力和正確的工作方法,切實以鐵一般本領實現鐵一般擔當。

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做心中有戒的表率,牢牢守住黨規(guī)黨紀的底線。要帶頭加強肅紀正風,在嚴守紀律規(guī)矩上作表率,特別要把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擺在首要位置,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為官用權要做到心中有桿秤,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操守和如履薄冰的謹慎。要在嚴抓作風建設上作表率,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模范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省委十項規(guī)定。要帶頭做到立德修身,模范踐行*,積極帶動良好家風建設。要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嚴守權力邊界,強化程序觀念,嚴格依法用權,在法治軌道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領導干部講奉獻有作為發(fā)言材料三

奉獻是一種責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不管他的能力大小,也不管職位高低,都要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人生的價值并不以時間地點為砝碼,而是看他是否有過奉獻,是否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近年來,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yè)被世人所推崇,就在于志愿者通過志愿服務所凝結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上,其中奉獻更是志愿服務精神的精髓。這些志愿者在不計回報、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前提下,把奉獻當作自己至高無上的追求,勇擔責任,滿懷熱情地為他人服務、為社會獻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可敬,為社會匯聚溫暖的陽光和向上的正能量。

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時時刻刻都上演著關于奉獻的感人故事。從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誠關愛,到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式的不圖回報,無不顯示人們把奉獻當作一種責任來追求。當前,受經濟利益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對奉獻精神嗤之以鼻,失去了做人應擔的責任。從面對跌倒的老人無人去扶,到湖北荊州“天價撈尸”事件……雖然是個別現象,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涌現出許多奉獻愛心的模范,從“積善成德鑄大愛,涓滴匯海灑真情”的郭明義、為愛留在新疆的“全國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周麗娜,到“那一刻,我只想著救人”的潛水員官東、車輪下勇救三歲幼童的周美玲……他們的行為激發(fā)了社會向善的力量,讓生活變得溫暖明亮。

責任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奉獻一是種崇高的道德情操。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奉獻呢?首先要有一顆友愛之心。一個人不管對社會、對他人奉獻的是什么,歸根結底是出自于他的愛心。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做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不可能復制和郭明義、周麗娜等模范同樣的人生軌跡。古人云,“上善如水”。最高尚的行為莫過于能處于平凡位置而不平凡。只要我們能擁有一顆愛心,做一個把奉獻當責任的志愿者,你就能塑造自己的無悔人生。其次奉獻要有甘于犧牲的勇氣。奉獻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給予,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他人,志愿服務中的奉獻都是無償的。這就需要我們犧牲自己的財力、物力、時間,甚至自己的生命,為他人帶來幸福。再次要有一種傳承的精神。奉獻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才能讓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

實現偉大中國民族復興夢需要全心全意的奉獻意識。只有通過弘揚志愿者精神,把奉獻作為一種責任,積極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者奉獻服務之中,才能讓每個人都共享人生的精彩時刻,從而凝聚起追夢圓夢的巨大力量。

領導干部講奉獻有作為發(fā)言材料四

黨組書記要求全體黨員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要將“講奉獻、有作為”作為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全體同志要堅持以學促行、知行合一,切實做到“三學三做三爭”,即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學監(jiān)督法規(guī);做業(yè)務能手,做安全衛(wèi)士,做合格黨員;爭崗位先鋒,爭先進模范,爭優(yōu)秀黨員。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的義務和時代要求。奉獻就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要有吃苦的品格,甘為人梯的精神,海納百川的胸襟。感恩是奉獻的動力、實干是奉獻的基礎、進取是奉獻的需要。作為就是人在事業(yè)中的建樹與成就,體現在本職崗位上默默付出,勤勉敬業(yè),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講奉獻、有作為是為黨之基,是黨內法規(guī)的要求,是中國共產黨性質所決定的。我們講奉獻、有作為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從本職崗位上做出佳績來體現對黨的忠誠,對審判事業(yè)熱愛和執(zhí)著。要立足崗位奉獻,踐行為民宗旨,勇于擔當盡職,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精氣神。要直面司法改革,投身改革,積極參與支持改革,法院的發(fā)展靠我們法官去堅守和奉獻,我們必須義無反顧、砥礪前行。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是黨員的基本素質、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精神品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官避事平生恥”,高度概括了擔當精神。作為黨員我們必須要具有擔當的素質,挺起脊梁為黨的事業(yè)去奮斗。當前,在國家各級機關中存在著不講責任擔的“為官不為”現象,由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成了現在的“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消極不作為的懶政、怠政。*概括為三種情況,即能力不足而“不能為”,動力不足而“

動、務虛不務實等擔當不夠的問題。如何克服和改變擔當不夠的問題,應當通過“三個教育”,打牢“三個基礎”來實現:一是加強黨性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思想基礎;二是加強學習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能力基礎;三是加強宗旨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精神基礎。

做合格黨員法官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為。我們絕大多數干警既是黨員又是法官,必須要把“做合格黨員”與“做合格法官”結合起來,既要以合格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法官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為,對黨忠誠,對審判事業(yè)負責,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看齊意識,不辱使命。具體來說,講奉獻、有作為,必須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廢寢忘食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必須堅守法律信仰,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司法能力。只有這樣,講奉獻、有作為在工作中能夠得到踐行和升華,心系黨、心系國家、心系群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就會實現。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