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最不易,一諾千金最動人”,河北省棗強縣的一名普通農(nóng)婦用30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他用實際行動讓九州動容,讓人從內(nèi)心深處受到一次洗禮,一種如何做人的洗禮,一種共產(chǎn)黨員給我們的震撼。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黨在我心中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黨在我心中心得體會(一)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chǎn)黨他辛勞為民族,共產(chǎn)黨他一心救中國”。
這是我們小時候都會唱的一首歌,那時候中國共產(chǎn)黨在我心里就像潘冬子所向往的紅星,就像劉胡蘭留在鍘刀下的鮮血,就像百萬雄獅過長江的氣勢磅礴,那時候黨在我心里是遙遠而神奇的。
在我們撫摸著胸前的紅領巾,唱著春天的故事的時候,中國共產(chǎn)黨是把泥濘小路變成寬闊馬路的壓路機,是把低矮瓦房變成高樓大廈的春雨,是焦裕祿的一心為民,是孔繁森的鞠躬盡瘁,是任長霞的鐵面無私。這時候,共產(chǎn)黨在我心里是真切而偉大的。
當漫天風雪擋住了春節(jié)回家的路,孩子們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時候,我們的黨就是那一勺勺熱湯,是那一盆盆溫暖的爐火。當大地在顫抖的時候,我們的家園被瞬間毀滅,我們的親人被奪走,我們的精神被擊潰,我們的黨是救我們走出黑暗的希望,是引領我們繼續(xù)前進的旗幟,是為我們撐起新的精神家園的支柱。當我們在異國他鄉(xiāng)孤獨彷徨的時候,當我們飽受暴民的騷擾,戰(zhàn)火的洗禮的時候,我們的黨是接我們回家的雄鷹,是護我們和平的方舟。在現(xiàn)在,我們的黨在人民的心中是親切而永恒的。
在我們黨風風雨雨走過的這九十年中,無數(shù)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我樹立了榜樣,無論是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誓死捍衛(wèi)祖國的民族英雄,還是和平年代的新社會里,那些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平凡共產(chǎn)黨員,他們都把自己的寶貴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給了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他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共產(chǎn)黨員肩上的“責任”二字。
我們的校長?李新山同志和教導主任?李浩彬同志就是這樣兩位用自己的實際工作實踐著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xiàn)著自己在黨旗下的誓言。他們經(jīng)常對我們說,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三尺講臺,一塊黑板,就是我們的天地。我們的工作沒有鮮花的絢爛,也沒有果實的豐碩,只是那一片綠葉,即使只是這一片綠葉,我們也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作用,要把教師的職責和尊嚴凝結在自己的骨髓中,用愛心和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使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這才是我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要盡到的“責任”。
我時刻記著這些話,因為我不僅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或許我的工作崗位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我不會忘記自己在黨旗下的鄭重宣誓,不會忘記共產(chǎn)黨的宗旨,更不會忘記共產(chǎn)黨賦予我的責任。如果此時你問我,黨在我心中是怎樣的,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黨已經(jīng)融入我的生命中,凝結在我的血液中,我會用自己畢生的時間去踐行自己的承諾!
黨在我心中心得體會(二)
“三十年如一日最不易,一諾千金最動人”,河北省棗強縣的一名普通農(nóng)婦用30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他用實際行動讓九州動容,讓人從內(nèi)心深處受到一次洗禮,一種如何做人的洗禮,一種共產(chǎn)黨員給我們的震撼。
聽到的事跡,我還在大學一年級。她的事跡,讓我開始用更加關注的眼神審視我生活中的每個人,審視周圍的黨員,尤其是和我接觸最多的老師們。我所在的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高等學府,更是一所緊跟黨的步伐,牢記黨的宗旨,不斷在實踐中成長的高等院校。
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我們學校承擔了“河北省綜合開發(fā)治理太行山”的重大課題。許多黨員教師放棄城市院校舒適的教學和生活條件,常年奔波在環(huán)境艱苦的太行山上。不少老教授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但仍堅持每年有1/3以上的時間工作在山區(qū)。沒有專車,他們就乘長途汽車,騎自行車,憑兩個腳板,翻山越嶺;沒有招待所,他們就睡在農(nóng)家的土炕上。餓了,他們同老百姓一起喝粥啃咸菜;傳經(jīng)授藝,他們同老農(nóng)們一起泡在水田里。他們在實踐中把傳統(tǒng)的民族精神與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相結合,鑄造了一種充滿時代氣息和特征的“太行山精神”。
三十多年來,農(nóng)大人前赴后繼,不斷拓展著教學、科研、生產(chǎn)相結合的“太行山道路”,在培育英才、服務社會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著“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在這里涌現(xiàn)了許多共產(chǎn)黨人的先進事跡,他們用實際行動奏響了時代的凱歌。
植保學院退休老黨員朱之?教授,深愛著教育事業(yè),作為黨員他“退休不退色”。2001年,年近七旬的他與入學伊始的4號樓226宿舍的王璇等七名同學建立了聯(lián)誼關系。四年中,老先生經(jīng)常走進她們宿舍,問寒問暖,還邀請她們到自己家里做客。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這七名同學積極進取,刻苦努力,2005年全部考取了碩士研究生,一度被傳為佳話。如今他年近八旬,還經(jīng)常來學院看望師生;每年新生入學,都要給新同學作報告,講傳統(tǒng)、講學業(yè)、講人生,讓無數(shù)學子受益終生。
我所在學院的老師們勤奮工作,精心育人。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寒暑假、雙休日,都能在實驗室、在教室、在試驗田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學院團委的輔導員老師們對我們關愛有加,想盡一切辦法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排憂解難,隨時化解著我們的困惑、迷惘和煩躁。“黨在我心中”,就是要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就是要義無反顧的承擔應盡的責任!
近日,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了我校果樹9301班的先進事跡,一個堅守15年的約定,一個平凡的群體,一段并非由血緣關系構建的真情,再次讓我們動容!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深刻體會到了,“黨在我心中”就是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是要義無反顧的承擔應盡的責任!
同學們,老師們,不是所有人都能沖鋒陷陣,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堪稱卓越,但只要黨在心中,我們就會找到自己的坐標,就會有永遠支撐自己不斷前進的力量。我為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而自豪,也必將堅守著入黨誓言而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