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胎終于有了最細心消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也就是說,全面二胎終于要放開啦!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今天閉幕,會議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
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fā)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
此前的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2015年,全國多地“單獨兩孩”政策相繼迎來實施一周年,可兩孩申請并未出現(xiàn)公眾預期的“井噴式”增長,引發(fā)外界極大關注。以上海為例,數(shù)據顯示,目前上海進入婚育年齡的女性,有90%都符合雙獨或單獨的政策,但是申請二孩的比例還不足5%。曾經的“眾望所歸”,如今卻備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曾發(fā)布報告,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10年開始逐漸消失,即使執(zhí)行了“單獨二孩”政策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報告建議政府盡快從現(xiàn)有的“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萬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政策推進,官方的解釋是為了避免生育堆積,平穩(wěn)突進政策。
人口學專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tǒng)計學博士黃文政告訴澎湃新聞,“全面二孩”實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現(xiàn)生育高峰。他預測,“全面二孩”每年帶來的新增人口在300萬-800萬之間,估計中值為500萬。他的預測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使用人口預測模型得出的。
但黃文政也從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釋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億生育了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歲的家庭大約有7000萬?8000萬,這部分家庭應該是符合生育二孩政策并且年齡合適的生育主體。這其中,再除去符合“單獨二孩”和農村“一孩半”政策的獨生子女家庭,最后可能有6000萬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
按照“單獨二孩”第一年的申請比例和最終實際出生人口來判斷,“全面二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萬-800萬之間,中值為500萬。加上目前每年1700萬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總人口在2000萬?2500萬之間,中間值為2100萬。(騰訊新聞綜合新華社、澎湃新聞等報道)
學者:中國正面臨“人口坑”
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稱:“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讓我們陷入一個‘人口坑’,要走出這個坑,當務之急就是調整生育政策,全面放開二胎,取消社會撫養(yǎng)費!
對于二胎政策,這些年眾多家庭及學者都在呼吁盡早放開,特別是日前所調查的中國第四波嬰兒潮并未到來,更多人呼吁盡快放開二胎。
根據人口統(tǒng)計學標準,一個社會0~14歲人口占比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內為“超少子化”。目前日本的少兒人口比重約為13%,處于“超少子化”階段。而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國2010年0~14歲人口總量為2.2億,占總人口的16.6%,已經處于嚴重少子化水平。
這種變化從歷史來看更加觸目驚心。根據統(tǒng)計數(shù)據,中國0~14歲人口比重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到現(xiàn)在一路下滑:1964年為40.7%,1982年為33.6%,1990年為27.7%,2000年為22.9%,到2010年已經降為16.6%。
從絕對數(shù)量看,1980年后出生人口為2.28億,1990年后出生人口為1.75億,而2000年后人口只有1.46億。20年時間內,出生人口減少了36%。
除了人口普查和抽查的數(shù)據之外,還有一些數(shù)據同樣可以提供中國孩子在減少的證據。從教育部的在校生統(tǒng)計數(shù)據看,從1998年開始,小學在校生開始減少。從2004年,初中生人數(shù)逐年減少。減少幅度從數(shù)十萬到四五百萬不等。
從招生情況看,小學招生人數(shù)從1997年的2500萬減少至的1658萬,初中招生人數(shù)也從最高峰時每年招生2263萬人,下降至去年的1448萬人。
根據六普數(shù)據的推算可以看出,未來問題會遠比現(xiàn)在更嚴重。在未來10年,中國23~28歲的生育旺盛期女性的數(shù)量將萎縮44.3%,如果生育率沒有明顯提升,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降至10%以下,比“超少子化”水平還要低一大截。
負增長預警
許多人有這樣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口很多,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人口負增長可能永遠不會出現(xiàn),即使出現(xiàn)也應該在遙遠的將來。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qū)。
人口學者何亞福解釋說,中國生育率如此低但人口還在增長的原因是人口慣性。雖然孩子數(shù)量越來越少,但依然高于老人,等到60后開始老去,中國出生人口將遠少于死亡人口,總人口萎縮的速度在人類歷史上將是空前的。中國少兒人口數(shù)量逐年減少,正是人口負增長的一個先兆。
根據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訂本》按高、中、低三種生育率方案對中國人口增長率所做的預測,按照中方案,中國人口將在2026年轉入負增長,此后負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直到2060年才穩(wěn)定下來。而按照低方案,中國人口在2017年達到13.6億的峰值后迅速下降。而《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學者普遍認為,中國人口萎縮的具體時間取決于人口政策和生育率的變化,但基本可以肯定在聯(lián)合國的中方案和低方案之間。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者顧寶昌判斷,中國人口負增長的大勢已定,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人口負增長造成的風險。
說到負增長帶來的負面后果,日本是個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人口老化嚴重,在2005年就已經出現(xiàn)人口負增長。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出現(xiàn)長達二十多年的萎靡不振。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長期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高齡化、少子化正是日本經濟長期萎靡的主要原因。年輕人越少,社會越會趨于保守,創(chuàng)新能力和經濟活力都會大大下降。
少兒人口是未來的消費主力和勞動力。少子化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未來內需不振以及勞動年齡人口減少。據統(tǒng)計,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從2011年開始出現(xiàn)凈減少。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養(yǎng)老保險的繳納者數(shù)量減少,而養(yǎng)老保險的領取者卻在增加,養(yǎng)老壓力將會空前巨大。同時,勞動力減少也將倒逼經濟結構轉型,對未來社會的消費結構和產業(yè)結構產生影響。
人口學者梁建章、黃文政撰文表示,少子化導致的人口老化和萎縮會給經濟發(fā)展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人口減少會導致消費與需求同步萎縮,經濟失去動力和活動,匹配效率下降,最終導致人均GDP的相對下降。
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教授通過研究不同國家的人口趨勢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后認為,低生育導致的人口陷阱是中國經濟下行的首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