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安徽高考分數線 > 正文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淮南師范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大風車考試網

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淮南師范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的分數在205至366分,位次為246309至2095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5至366區(qū)間才能上淮南師范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淮南師范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047名;

2、2022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6309名;

3、2021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335名;

4、2020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069名;

5、2022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55名;

6、2022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886名;

7、2020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996名;

8、2020年安徽考生上淮南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3706名;

安徽考多少分能上淮南師范學院 附-錄取分數線

二、淮南師范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淮南師范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494 93047 省政府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73 117162 省政府
2022 安徽 理科 專科 333 246309 省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24 20955 省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13 27886 省政府
2022 安徽 文科 專科 398 104347 省政府

2、2021年淮南師范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488 89335 省政府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60 116522 省政府
2021 安徽 理科 專科 205 225237 省政府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60 22115 省政府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49 29304 省政府
2021 安徽 文科 ? 408 119993 省政府

3、2020年淮南師范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475 119607 省政府
2020 安徽 理科 ? 242 218069 省政府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27 28996 省政府
2020 安徽 文科 專科 366 143706 省政府

高考志愿錄取流程

錄取流程1: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錄取流程2: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后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根據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錄取流程3:正式投檔

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錄取流程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guī)定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據進行審閱,審閱內容包閱括考生的成績、專業(yè)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以及誠信記錄等。

錄取流程5:預錄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和退檔的結果上傳至省級招辦。

錄取流程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欲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審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錄取流程7:打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招生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錄取流程8:填發(fā)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寄送被錄取考生。

高考可以報多少個學校和專業(yè)

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報1~6個志愿,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報1~10個志愿。其中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一個志愿可以填報1個學校與6個專業(yè)或1個學校4個專業(yè)等,隨著新高考的實施有的省份志愿按照院校專業(yè)類進行填報。

1、北京(新高考)

(多可報30所大學,18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30個

2、天津(新高考)

(多可報50或25所大學,300或15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50個,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25個。

3、海南(新高考)

(多可報24所大學,14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24個

4、上海(新高考)

(多可報24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4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24個

5、山東(新高考)

(多可報96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個“專業(yè)(專業(yè)類)+學!

志愿數量:96個

6、浙江(新高考)

(多可報80所大學,8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個“專業(yè)(專業(yè)類)+學校”

志愿數量:80個

7、山西

(多可報8所大學,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8個

8、遼寧

(多可報16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16個

9、江蘇

(多可報8所大學,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8個

10、河南

(多可報6或9所大學,30或45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5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本科一批6個,本科二批9個

11、湖北

(多可報9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9個

12、湖南

(多可報10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10個

13、廣西

(多可報6所大學,3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6個

14、重慶

(多可報6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6個

15、四川

(多可報9所大學,5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9個

16、西藏

(多可報10所大學,4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4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10個

17、陜西

(多可報6或12所大學,36或72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本科一批6個,本科二批12個

18、甘肅

(多可報9所大學,5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9個

19、青海

(多可報12或6所大學,72或3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本科一段12個,本科二段6個

20、寧夏

(多可報4或8所大學,24或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量:批本科4個,第二批本科8個

21、新疆

(多可報9或18所大學,54或108個專業(yè)。)

三、淮南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淮南師范學院是安徽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為淮南師范?茖W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辦,1978年3月復校。1999年,淮南師范?茖W校、淮南教育學院(1978年組建)、淮南師范學校(1952年組建)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淮南師范?茖W校。2000年,教育部批準淮南師范?茖W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淮南師范學院。 學校2007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確定為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省級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1年,英語、生物科學兩個專業(yè)進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學校現有2個校區(qū),占地76.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58萬平方米,教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8億元,館藏各類圖書226萬冊,電子期刊65.6萬冊。 現有教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計算機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開設55個本科專業(yè),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 現有在職教職工1081人,專任教師896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30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780人。學,F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安徽省特支計劃領軍人才2人,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擁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4人,省級模范教師1人,省級優(yōu)秀教師14人,省級教學名師16人,省級教壇新秀28人。 學校秉持“立德樹人、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著力實施本科教學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本科專業(yè),F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yè),1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0個“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專業(yè);5個省級示范實習實訓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1個省級教學團隊,27門省級精品課程,6 門省級智慧課堂試點課程,40門省級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近年來,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學,F有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高校智庫;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市級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10個校級直屬研究機構,9個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7項,教育部項目23項,獲批省重大專項及重點研發(fā)項目5項。獲批各類專利242項,其中發(fā)明專利64項,兩次入選“安徽省發(fā)明專利百強單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先后獲政府部門各類獎項17項,其中安徽省科學技術獎4項,安徽省社會科學獎4項,淮南市科技進步獎2項!痘茨蠋煼秾W院學報》(雙月刊),是全國優(yōu)秀學報、全國高校優(yōu)秀社科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學校注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近年來,在全國性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先后獲得首屆“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決賽全國金獎、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全國總決賽銅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zhàn)賽總決賽特等獎、第二屆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中國大學音樂超級聯賽總決賽全國季軍等榮譽。學校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未來教師大獎賽”、“大學生文化藝術節(jié)”、“大學生廣告藝術節(jié)”、“校園十佳歌手大獎賽”等傳統(tǒng)品牌校園文化活動以及數十個學生社團活動,為學生展現才華、實現自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學校與國(境)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韓國、新加坡、菲律賓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qū)的高;蚪逃龣C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與國內外高校開展靈活多樣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學生互派活動。 學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弘揚“嚴謹、勤奮、求是、創(chuàng)新”的校風,凝練出了“心系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主動服務國家扶貧戰(zhàn)略,在艱苦環(huán)境中鍛煉成長,踐行立德樹人大學宗旨”的精準扶貧頂崗支教“炎劉模式”,成功入選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等院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畢業(yè)生以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業(yè)務能力、全面的綜合素質贏得了用人單位的青睞,涌現出一批全國、全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學校連續(xù)四年獲得“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標兵單位”、“全省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級創(chuàng)業(yè)學院”、“安徽省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內涵式發(fā)展道路,辦學效益和質量不斷提高,社會知名度不斷擴大。先后被評為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校、全國教育系統(tǒng)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大中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第二批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安徽省首批應急管理示范點、安徽省第一屆教育系統(tǒng)文明單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計量示范單位,連續(xù)七屆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根本要求,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全方位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以上數據截至2021年6月)

  • 相關文章